东西问|陈林:深港文化交融如何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发布时间:2025-01-11 00:45:00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社 深圳3月27日电 题:深港文化交融如何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专访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林

   中新社 记者 郭军

  深圳与香港同宗同源,二者在文化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性。近年来,随着深港合作全方位推进,双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港文化交流与互动如何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外界为之关注。近日,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林博士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探讨深港文化的历史与源流、现状与特点,以及深港文化交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您认为深圳与香港在文化上有着怎样的关系?

  陈林:去年是新安建县450周年。新安县是深圳和香港共同的源头,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同源分流”到“同向互补”的过程。

  地理上,深圳和香港作为一个整体,处于大山、大河、大海的交汇处,大山指莲花山余脉,大河指珠江口,大海则是南海。这种地形水势,与两地文化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安县设立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中国历史上的县大多抵海而止,唯有新安县当时全部县域面积都属于沿海地区和海岛,这反映了明朝中叶经略海洋的浓厚意识。海洋基因渗透到深港两地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直到19世纪中叶,深圳和香港同属一县,共同发展,这是二者同源的部分。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陈文 摄

  鸦片战争后,香港离开新安母体,相对独立发展,长达一个半世纪。因此,深港文化有同源的一面,也有分流的一面。

  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20多年,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与深圳一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应地,两地在文化发展上也进入了一个“同向互补”新阶段。

   中新社 记者:鸦片战争后,深港两地文化分流。就香港而言,文化发展受到哪些影响?

  陈林: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战乱、政治和其他社会变革等原因,一批中国内地文化人纷纷来到香港,他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香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金庸的武侠小说,饶宗颐的国学,以及钱穆等人创办的新亚书院用中国传统书院的形式进行教育等等,这是香港文化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深圳沙头角街坊表演非遗项目鱼灯舞。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其次,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一方面使香港文化非常崇尚自由、法治;另一方面也导致市民的国家、民族意识严重不足。英国人只是把香港当作一个做生意的平台,一个类似自治领的地方,既不愿香港人有很强的中国人意识,也不愿香港人有很强的英国人意识。

  再次,是香港社会生态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沿海地区的居民把香港视为移民海外的跳板,对香港社会并没有太强的认同意识。直到二战后,内地大批居民涌入香港,聚集在九龙半岛一带,逐渐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园,形成了努力拼搏、守望相助的狮子山精神。同时,一批居住在太平山半山的华人精英,秉承传统的士大夫精神,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己任,形成了太平山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种文化精神缔造了后来的香港。

  香港作为移民城市,有发达的社团文化。各种庞大且实力雄厚的社团组织盘根错节,在政府与市民之间充当了粘合剂、润滑剂的角色。

中英街街景。闫俊杰 摄

   中新社 记者:您刚才说深港两地在文化发展上进入了一个“同向互补”的新阶段,具体怎么理解?

  陈林:深港关系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双城关系。两地关系由来已久,但在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前,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双城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两地分治,更主要是规模不对等。1979年深圳撤县建市时,人口只有30万,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而香港已是拥有500万人口的大都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居全世界前列。

2024年3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十周年,现有6所学院、1所研究生院和7所书院,师生1.3万余名。陈骥旻 摄

  真正意义上的深港双城关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可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深圳成立经济特区起,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深圳向香港学习,主动接受香港辐射的阶段。双方好比“师徒关系”。

  1997年以后,香港成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这时候,深圳已跨入GDP千亿元人民币俱乐部行列,具备了一定的体量,而且经历近20年改革开放,形成了很多自己的特色,在双城关系中便增加了些底气。深港双城进入“兄弟关系”阶段,兄弟爬山,互通有无,各自努力。这个阶段持续20多年,充分体现了香港与内地城市在“一国两制”之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巨大张力。

陈林展示有关香港文化的书籍。郭军 摄

  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标志,深港双城进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新阶段。2021年香港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可以理解为香港主动接受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辐射。双方各自的角色,既相互合作又各自发挥作用,最后会产生一种整体性的文化。

   中新社 记者:对于深港文化交融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路径选择,您有什么看法?

  陈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的必然走向,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是最现实的平台和路径。从文化上讲,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对中国文化起到一种保存、反哺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南宋覆亡后,中原士人衣冠南渡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其次是岭南人大量下南洋、出海外,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华商群体和华人社会,广泛传播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潮起珠江,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引领作用。

南头古城南城门。深圳市南山街道办 供图

  二是海洋文化。在传统思维里,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国家。其实,中华文化的海洋基因同样悠远而强大,从秦始皇遣徐福东渡,到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再到明朝郑和下西洋,古代中国的海洋技术和海洋开发长期位居世界前列。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因此,深港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当站在一幅竖版中国地图前,深圳和香港不再是南国边陲,而是中华海洋大国的地理中心。

  三是特区文化。香港是特别行政区,深圳是经济特区,都是特区。特区就要特别,要创新,要善于学习外面的成功经验,更要创造新的经验被别人学习。

俯瞰深圳世界之窗景区。陈文 摄

  四是移民文化。深圳和香港都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通常都是富有创新意识、冒险意识的群体。

  此外,还有“一国两制”文化、开放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商业文化,都是深港文化的特质,也是深港文化交融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现实路径。

   中新社 记者:您怎么看待深港文化交融发展的前景,未来二者会否融合成一种新的地域文化?

  陈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来深圳工作时间不长,但明显感受到一种文化即将爆发的势头。深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硬件投入不断加大,图书馆、美术馆、歌剧院越来越多,街头、公园充满各种雕塑作品。软件建设也不遑多让,深圳读书月闻名海内外。再加上深圳经济发展好,创新意识强,也不排外,全国各地文化人陆续往这里集聚,这有点像当年的香港。香港曾一度被人称作文化沙漠,正是由于一大批文化人的到来,几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片文化繁荣的沃土。照这样的势头,深圳文化繁荣指日可待,深港文化定会成为中国文化版图中的一抹亮色。

深圳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市集。陈文 摄

  中国地域文化有几大显学,如敦煌学,演绎的是大漠孤烟的边塞文化;西藏学,体现雪域高原的意象;徽州学,让人联想到江南烟雨、小桥流水。这些都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但里面还缺一块,就是浩瀚的海洋。随着深港文化的交融发展,会不会形成一个展现海洋意象的新学派呢?或许可以称之为“新安学”。

   中新社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您认为在湾区人文精神的塑造方面,深圳与香港应如何发挥各自特色?

  陈林:共建人文湾区,深圳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着重在文化设施、文化氛围的打造上发力,并与香港加强交流。香港要保持自己传统的特色和优势,但不能故步自封,要密切关注内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变化,并在其中找到最佳的适应方式和发展契机。

2023年8月30日,深港一卡通在广东省深圳市上线发布,深圳市民展示深港一卡通。“深港互通行”由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及八达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可在香港及内地300余座城市使用。陈文 摄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两大国策的交汇互动。在湾区建设中,深圳和香港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极。香港和深圳的联动,不是简单的两个城市间的合作,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服务和引领整个内地,香港作为资深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联通全世界,深港合作关系到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

  香港文化比较关注细节把握,而深圳以及整个内地的文化比较注重宏观叙事。细节和宏观对深港文化未来发展都是需要的,双方如果能够把各自特色发挥出来,并得到对方认同和理解,就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完)

  专家简介:

陈林。郭军 摄

  陈林,重庆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博士,研究员。深圳市政协党组成员,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供职于中央编译局、中央组织部、香港中联办,在北京、香港各生活了16年。出版论著、随笔、游记多部,著有《藏在地名里的香港》《深圳十峰:从山海阅读城市》等。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