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藜:将老科学家故事一代代讲下去

发布时间:2024-12-06 05:57:53 来源: sp20241206

原标题:张藜:将老科学家故事一代代讲下去

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90多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珍贵实物面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藏品来源于一项重大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张藜是采集工程的首席专家。开馆当天,她心潮澎湃:15年采集路,走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采集工程启动于2009年,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实施。这是一项抢救性工程,旨在通过口述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资料保存下来,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提供第一手素材。

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是采集工程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曾感慨,每位老科学家的成长都像是一个谜,老科学家的去世就意味着谜底的消失;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史而言,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一位宝贵的亲历者。

张藜长期研究科技史,深知史料和规范的重要性。采集资料主要分为口述资料、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三大类。采集工程有一套完整的采集流程、规范要求和清晰的工作指南。张藜表示,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对待采集资料中的任何一种观点和评价。她希望,采集工程留下的资料能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文献。

2010年夏天,采集工程第一期试点采集启动,围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这一主线,对50位老科学家系统地进行资料采集与整理、研究工作。照片、手稿、信件、工作笔记……采集人员要尽可能完整地收集每位科学家的15类资料,并完成时长至少8小时的视频访谈。

十多年过去,首批采集的老科学家多已离世。抢救性的采集留下了老科学家们最后的讲述和音容笑貌。这些珍贵史料,不仅是老科学家们个人学术生涯的历史记录,更是现代科学技术相关领域近百年来在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不同类型的资料中,实物资料难得且珍贵。但这些是科学家及其家人的珍藏,如何说服他们“割爱”?采集启动之初,张藜曾逐一打电话,甚至登门拜访。她向科学家们承诺:这些资料一定会得到妥善保管;一定会有一个平台,将它们永久珍藏。

科学家的信任,重逾千金。当初的诺言,也兑现了。15年来,4000多名采集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开展资料采集。截至目前,采集工程已完成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共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这些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如今,观众走进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就能看到科学家的手稿、书信、藏书、衣物、公文包……它们是往昔峥嵘岁月的浓缩,也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展示。那些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遥远的科学家形象,不再只是一个个“名字”,变得立体了起来。

张藜说,科学家也有喜怒哀乐,同样会碰到困难,同样会因此沮丧。只是他们锲而不舍,想办法克服困难,闯过关卡。采集工程15年的努力,让更多人得以了解科学家如何在茫茫黑夜中看到成功的曙光,如何在披荆斩棘后到达成功的彼岸。

正如张藜所说,从资料的搜集到使用,过程艰难,步骤繁琐,需要耐心、细心和毅力,而且这些工作很难被公众看到。但只要能记录下那段宝贵历史,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些珍贵史料,为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提供了宝贵资源,也让科学家精神产生更强大的时代感召力和引领力。张藜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投身采集事业,以热忱之心,研究科技史,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

(记者 张盖伦)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