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7:24:22 来源: sp20241216
既有大中型公共服务网点和商业设施,也有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摊点;既有餐饮店、超市卖场、咖啡店,也有“口袋公园”、文化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百姓带来触手可及的便利,也为城市增添浓浓烟火气。记者近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时了解到,北京这样的生活圈已达到501个。
“稳住!稳住!”海淀区第六届社区邻里节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举行,现场欢声笑语不断。74岁的王占慈大妈正跟十多位邻居一起玩“合力建塔”游戏,大伙儿彼此配合,十分默契。在中关村街道生活40多年的她,是脚下这片园区变迁的见证者:过去,厂区大门紧闭进不来;如今对外开放,已成为居民们休闲生活的乐园。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位于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园区于2023年实施城市更新,在保留工业遗址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特色美食、非遗美学、休闲娱乐等服务一应俱全。居民们也都爱到这条综合性娱乐特色街区来休闲娱乐、就餐打卡,园区成为中关村东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关村东区生活圈由科春、科育、新科祥园、黄庄、东南、科星等8个社区组成,常住人口2万余人。居住人群以中国科学院在职职工、退休家属为主。居民们还发现,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不仅越来越便捷,还有了更多人情味儿。
科春社区的“小杨家电维修”从1992年就扎根于此,主要从事家电维修,大到电视机、空调,小到电饭煲、收音机,已成深受街坊邻居认可的老品牌。30年来这里的维修价格上涨微乎其微,维修师傅杨久红说,自己维修的家电已有十几万件,一些搬至外区的居民有的仍回到这里修家电。
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街道将其店面纳入其中,不仅提供免费场地,还进行管理标准、服务规范、内部装修的升级。小门脸焕然一新,成为便民维修示范店,杨师傅心里暖暖的,为大伙儿服务的劲头更高了。
“缺什么,就补什么。”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宇玲说,近三年街道共增加15处便民网点,新增果蔬网点经营面积2000平方米,让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通过社区闲置房屋转型、集装箱升级、自行车棚改建等多种探索,街道还建设32处自行车维修、开锁及配钥匙、小家电维修等“小修小补”网点,让居民不再为低频刚需服务犯愁。
中关村科技气息浓厚。街道还与辖区内企业联合推出“中关村E刻钟生活圈”数字生活平台,通过“一刻钟电子地图”“乐享中关村”两大应用场景,让居民们轻松享受到指尖上的便民服务。
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一处副处长宋志雷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01个,覆盖社区2280余个,服务人口990余万人,配置网点68000余个。明年,北京将实现全市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北京日报记者孙杰)
(责编:代晓灵、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