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19:58:56 来源: sp20241222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高蕾、胡梦雪
如何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老年人怎么实现“家门口”养老?民政工作如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回应了相关热点问题。
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
社会救助工作是纾民困、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特别是广大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任务,着力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促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做好预警和救助帮扶。
要实现兜好底,就需要靶向救助,做到精准施救。
陆治原介绍,民政部和有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运用数据比对,特别是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推动社会救助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相结合。民政部还指导地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规范落实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同时部署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持证的有3800多万。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截至今年8月,已惠及1191万困难残疾人和1607.4万重度残疾人。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完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减轻生活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负担;优化补贴申领方式,强化“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主动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
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
陆治原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民政部聚焦群众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我国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出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二是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三是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四是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转变。”陆治原说。
助餐是老年人排名靠前的服务需求。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面临着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据介绍,近年来,我国老年助餐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今年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引导资金,支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各地结合自身财力和实际情况,为老年助餐服务提供优惠措施。各地服务网络不断拓展,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十五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此外,我国老年助餐模式日益丰富,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养老机构+助餐、社会餐饮+委托服务、社区食堂+老年餐桌、中央厨房+专业配送、线上平台订餐+线下送餐、餐桌+课桌等模式。
据了解,下一步,民政部将顺应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培育建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依托作用,发展社区日间照料、社区老年食堂、康复护理等为老服务项目,让老年人实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
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作用
社会组织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介绍,全国各类社会组织已经达到88.3万个。
在助力科技创新方面,民政部积极培育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目前全国大约有2.4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和研究的一线领域,其中530家在民政部登记。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民政部动员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组织与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已经引导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共参与实施了乡村振兴项目近3万个,投入资金超过350亿元。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关注度、讨论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
据了解,目前全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5万家,公益慈善在乡村振兴、科教文卫、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各类慈善组织向重点受灾省份捐赠款物近30亿元。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刘喜堂介绍,下一步,将聚焦贯彻落实慈善法,坚持“一手抓促进、一手抓监管”,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慈善监管、完善引导支持机制三个方面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既要研究制定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为公益慈善行为定制度、立规矩;也要持续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加快构建慈善行业综合监管机制;还要传播现代公益慈善理念,特别是要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税收优惠和激励扶持措施,不断创新和拓宽慈善参与渠道。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