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伴着“陀螺”转

发布时间:2025-01-08 08:02:02 来源: sp20250108

原标题:青春伴着“陀螺”转

谐振陀螺课题组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 肖鹏博摄

谐振陀螺课题组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 肖鹏博摄

驱逐舰、护卫舰……苍茫大海深处,中国海军舰船乘风破浪。海军舰船的正常航行离不开一个仅手掌大小的尖端仪器——激光陀螺。它是自主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

通过50余年的奋斗,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突破艰难险阻,使我国成为全世界第四个能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如果将激光陀螺团队比喻为一棵已经长成的大树,那么谐振陀螺课题组则是这棵大树上的“小枝丫”。日前,激光陀螺团队获得某人才奖,课题组成员十分激动。他们说:“很荣幸我们能为团队发展尽绵薄之力。”

不断挖掘 持续创新

谐振陀螺课题组的组建时间并不长,团队成员基本以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

十余年前,在一次单位预研会上,激光陀螺团队负责人罗晖提出:“坚持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要继续挖掘新东西,持续创新。”

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瞄准这些未来陀螺的发展方向,团队开始布局当时还不算热门的半球谐振陀螺。这种新型全固态陀螺仪精度不受尺寸限制,具有最佳的SWAP-C(体积、重量、功耗及成本)综合性能。团队判断:未来,这项技术一定具有颠覆性。

谐振陀螺课题组就此诞生。

这是一场由新老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接力。新生的课题组获得了整个大团队毫无保留的帮助。镀膜、玻璃加工、真空获取与保持……这些在激光陀螺研制过程中用了十几年才攻克的技术,谐振陀螺可以参考使用;研发设备、测试设备等复杂仪器的使用也有老同志们手把手地教。

在大团队的全力支持下,谐振陀螺课题组的年轻人充满干劲。

谐振陀螺课题组成员夏涛来到国防科技大学已有9年。从清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后,夏涛为了心中理想,毅然投身军营。他研究的是控制与补偿技术,加入谐振陀螺课题组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中。但夏涛很少考虑个人得失。“我从事的事业服务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这是人生难得的机会。”夏涛说。

学以致用 实现价值

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毕业后,贾永雷来到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陀螺人”。刚来时,专业为无机化学的他,对于如何融入谐振陀螺课题组很迷茫。

“该从哪里着手,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该做什么方向的研究?”贾永雷没有半点头绪。

课题组一位前辈看出他的困惑,对他说:“陀螺仪的研制需要化学专业知识。你可以发挥专业所长,思考陀螺化学处理、镀膜等方面的问题。”在前辈们的引导下,贾永雷一步步摸索,逐步将研究方向聚焦在镀膜和装配上。他惊喜地发现,陀螺研制涉及的材料特性研究和他所学的专业非常契合。终于,在谐振陀螺精密装配技术环节,贾永雷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如何将零件高对称、无损耗地组装在一起,并且不影响各零件性能,是谐振陀螺精密装配的关键。

谐振子的Q值是一个综合反映谐振子性能的关键参数,它关系到谐振子的阻尼特性,直接影响陀螺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度。Q值越高,意味着谐振子在特定应用中性能越好。然而,贾永雷在进行初次装配时,发现谐振子的Q值损失将近90%。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不服输的他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经常加班到凌晨。最终,他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零件之间需要用材料固定,这些材料会对陀螺的性能造成影响。”经过多次研讨和大量实验,贾永雷终于实现了几乎是零损耗的高对称装配方法。

“不停地试,总会找到办法。”贾永雷说,“我抱着干实事的想法加入课题组。能够学以致用,做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很自豪。”

攻克难题 突破瓶颈

一个谐振陀螺的诞生,需要各个技术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作,需要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共同完成。任何一环有短板都可能会导致研制失败。

为了更好开展研究工作,谐振陀螺课题组有一个习惯——在每周六召开组会。“周一到周五积累问题,周六大家集中输出,一起讨论解决。”课题组某负责人介绍,组会的氛围很轻松,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每个人会介绍自己负责环节的技术进展,提出问题和想法,大家群策群力、协调解决。

“在组会的交流过程中,大家相互‘过招’,通过思维碰撞,提升自己对于理论和关键技术的认识水平。”在贾永雷看来,研究时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要解决问题绝不能只靠一个人,而是要靠一个团队的协作,可能某个人无心的一句话,就会成为激发集体灵感的火花。”

“‘国家人’就要做‘国家事’,‘国家队’就要担‘国家责’!”谐振陀螺课题组成员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近年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谐振陀螺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奋力拼搏。他们先后攻克了超精密加工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了精密装配等多个瓶颈,一步步走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夏雨萱 肖鹏博 记者 张 强)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