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为马丁·路德·金塑像的“中国雷”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24 02:51:13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社 长沙6月26日电 题:为马丁·路德·金塑像的“中国雷”说了什么?

   中新社 记者 白祖偕 邓霞

  2011年10月16日,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纪念园在华盛顿揭幕。该纪念园的中心建筑,便是出自中国雕塑家雷宜锌之手的马丁·路德·金雕塑。

  该雕塑由两座名为“绝望之山”的背景石雕和一座高约10米、名为“希望之石”的马丁·路德·金花岗岩石雕组成。三座花岗岩石雕共有159块巨石,总重1764吨。

  “它的设计理念出自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近日,雷宜锌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分享马丁·路德·金雕塑的创作故事,剖析艺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视频:【东西问】为马丁·路德·金塑像的“中国雷”:艺术是最好的世界语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波三折的“希望之石”

  今年71岁的雷宜锌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书香世家。10岁时,他就读过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和这位受到美国人民景仰的黑人领袖扯上关系。

  时针拨回到2006年,雷宜锌受邀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参加一个国际石雕研讨会。研讨会聚集了世界各地顶尖的雕塑家,并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雷宜锌创作了一个展现东方女性温婉形象的石雕《遐想》。这是一个右手抵下巴、左手捂着脸的东方女性头像,作品流露出的东方神韵和强烈的生命气息,征服了各国艺术家和众多观众,其中包括马丁·路德·金纪念园的总建筑师杰克逊。

  当时,雷宜锌还给杰克逊看了自己的素描集和雕塑作品集。看到画册里那些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雕像后,杰克逊感觉到这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能出色地抓住作品中人物的灵魂,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材质,他都能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

  杰克逊的感觉让雷宜锌从来自52个国家的约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肩负起雕刻马丁·路德·金雕塑的重任。

位于美国华盛顿马丁·路德·金纪念园的马丁·路德·金雕塑。受访者供图

  “它矗立在美国国家广场,位于华盛顿纪念碑、杰斐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之间。在这样的核心地段,雕刻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对全世界艺术家而言,既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雷宜锌说,为了不辜负期待,他排除一切社交,用四年时间潜心创作,终于完成雕塑主体工作。其间,一些美国雕塑家和民众对他的质疑声从未停止。

  “最大挑战应该是,中国艺术家的雕塑语言能不能被美国人接受。”雷宜锌回忆,他提交雕塑模型后,就有一些美国文化精英提出雕塑形象过于严肃、表现的对抗性太强。所幸马丁·路德·金的儿子给予他很大支持,明确表示这是最像其父亲的作品,充满了反抗精神。

  当雷宜锌和团队即将启程前往美国安装雕像的最后时刻,美国劳工组织又提出不能让中国工人安装。“但美国工人无法做到每块石头之间的无缝衔接,也不能把吊石头的绳子很好地从石头里抽出来。”雷宜锌说,最终经过协商,美方安排两人参与雕塑安装,主体工作还是由中国团队完成。

雷宜锌及团队人员在马丁·路德·金雕塑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由于石块形体太大,吊装时如果摆放不平稳,稍微碰一下就可能破损,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雷宜锌介绍,吊装石头时,他和团队采取在石头上方打洞,装上一个挂钩,再系上绳子的方法,成功解决吊石头的绳子抽出难的问题。

  在华盛顿工作期间,雷宜锌也深切感受到民众对马丁·路德·金的热爱和对他作品的认可。

  “安装期间,经常有民众捡石头碎片要我签名留念;揭幕式也吸引了近十万民众前来共同见证。”雷宜锌说,揭幕当天,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参观完雕塑后,紧紧握住雷宜锌的手,感谢他为美国人民带来了一件杰出的作品。

马丁·路德·金纪念园揭幕仪式上,雷宜锌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受访者供图

  艺术是最好的世界语言

  马丁·路德·金雕塑的成功,让雷宜锌在国际上一夜成名,在中国也声名鹊起,甚至成为长沙乃至湖南对外交流的一张文化名片。

  雷宜锌说,雕塑揭幕后,前去参观的各国政要、艺术家和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参观者都能在现场了解到,这座雕塑是由中国雕塑家雷宜锌创作的。

  “随着马丁·路德·金雕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和全世界雕塑家的交流更多、也更容易了。”雷宜锌说,这让他在长沙举办国际雕塑节的梦想得以实现。

  2014年至2016年,由雷宜锌倡导的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连续在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举办了三届,每届都吸引了2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雕塑艺术家在此进行至少为期一个月的雕塑创作,最终完成的雕塑作品永久落户洋湖湿地公园。

  “艺术是最好的世界语言。当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后,无需文字解说,就能让所有人明白。”雷宜锌认为,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城市的眼睛和灵魂,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良好媒介。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特定的符号,“每届雕塑节都给长沙留下了数十件多元、有特色的城市雕塑”。

  更重要的是,雕塑节还让各国艺术家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热情的长沙人民、便捷的交通设施、多样的文化活动、飞速发展的社会,都让他们感到惊喜。有艺术家大呼‘已经爱上长沙’,他们回国后成为传播长沙文化的使者。”雷宜锌认为,这正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意义所在。

2014年9月15日,2014中国(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启幕,雷宜锌的出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杨华峰 摄

  艺术家要用作品说话

  生于长沙、长于长沙的雷宜锌至今仍是一口长沙话。“我的一切灵感都来自这个城市,湖湘文化是我的艺术源泉。”现在,雷宜锌甚少离开家乡,经常呆的地方就是位于长沙宁乡的工作室。

  这里四处散落着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雕塑雏形,它们都是雷宜锌的“种子”(即雕塑作品的初次设计稿)作品,其“真身”分别坐落于中国及境外的不少大城市。长沙芙蓉广场上高高耸立的城雕《浏阳河》、贵州猴场会议会址的群雕《转折的前夜—猴场会议》、美国圣保罗市费棱公园的石雕《遐想》……这些美丽生动的雕塑上都刻着雷宜锌的名字。

长沙市中心芙蓉广场上的大型雕塑《浏阳河》。白祖偕 摄

  近年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雷宜锌仍“刀耕”不辍。“主要在给纪念馆做雕塑,如湖南党史陈列馆的《湖湘魂》、雷锋纪念馆的《雷锋像》、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他指着工作室里的一个个“种子”依次介绍道。

  “艺术家还是要用作品说话。我很庆幸这么多年,一直坚守自己的雕塑语言,从没有放弃。”雷宜锌坦言,艺术工作者要静得下心,扎实练好基本功,而不是跟风跑。“如果我一味去追求新奇的东西,就做不出马丁·路德·金雕像,也出不了好作品,因为基本功不行。”

雷宜锌检查马丁·路德·金雕塑的安装情况。受访者供图

  “除了雕塑,我就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已卸下所有社会实职的雷宜锌自认“人生还是有些缺陷”,现在就想做点没有压力的事情。“正在学钓鱼。钓鱼不用思考,是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当然,雕塑他也不会放下,“做点自己想做的雕塑,而不是为雕塑订单而工作”。(完)

  受访者简介:

  雷宜锌,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雷宜锌雕塑作品集》《当代名家素描画典——雷宜锌素描作品集》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项目马丁·路德·金纪念园雕像总设计。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