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缘何纷纷“看涨”广州?

发布时间:2024-11-23 09:11:32 来源: sp20241123

  得益于营商环境改革,企业可实现多项业务联办,压缩办事时间。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今年以来,广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广州。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南沙打造全国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未来交通体验之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高楼林立的珠江新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统筹:何颖思、钟达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钟达文、陈薇薇、许晓芳、张露、邓莉

  “在广州,爱广州,我们说这话绝对是认真的。”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远说,“我们很多员工甚至高管都已经把广州当成第二个家。”

  实际上,这也是近年众多选择广州的企业家心声。这些“爱广州”的心声,在最新统计数据上得到了印证——截至9月底,全市经营主体达361.3万户,总量跻身全国第四,增量、增速均居主要城市首位。全市实有“3+5”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主体121.7万户,同比增长10.4%。

  选择广州,“看涨”广州,企业纷纷落户于此,成为广州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科学家友好型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脚。

  活力提升的背后:“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一员”

  经营主体总量之所以能不断做大,离不开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友好的政务服务。今年广州推动“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科学家友好型营商环境。“企业视角”的政务服务越来越多——

  通过观察市场经营主体统计数据变化,能够直观地了解经济发展活力程度。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统计,1~9月广州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6.4万户,同比增长13%。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广州市新登记经营主体的数量和增速均居第一位,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城市。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不断跃升,其中第三季度增速更是比上半年增速翻了接近一倍,上了一个台阶。

  截至9月底,全市经营主体达361.3万户,同比增长8%,今年总量首次进入全国主要城市前四,占全省总量的19.2%。主要行业基本呈现“普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8个大类中,17个行业实有经营主体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5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经营主体的平稳增长为经济长期向好、行稳致远打下重要基础,夯实了经济大市挑大梁的基本盘。”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

  经营主体总量之所以能不断做大,离不开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友好的政务服务。今年广州推动“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科学家友好型营商环境,让企业、企业家、科学家更加满意、更好发展、更快成功。“企业视角”的政务服务越来越多。

  优化升级的“市场主体直通车”,全面整合市场监管23项高频办理事项和21项查询事项,回应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将“窗口办”升级为移动终端“掌上办”。如今,直通车日均访问量达36.6万次,累计访问量1.3亿次,办理各类业务近350万次,成为经营主体办理市场监管业务的首选渠道。

  今年8月,在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黄阁镇分会场活动中,8家科技类企业落户南沙区“未来科技创新创意园区”。入驻企业广州紫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宇直言体会到企业家站“C位”的尊重。“过去总是想方设法寻找政策,现在政策主动上门找企业,每个能享受的政策红利我们都享受了!”

  如今在广州,办事越来越便利,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降低:广州今年进一步放宽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优化“一址多照”等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跨部门事项联办进一步拓展,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开办餐饮店等环节均能“高效办成一件事”,经营主体迁移登记可以“一次办、一地办”,企业注销可以“一事一网一窗”办理。

  “在广州办理营业执照很快,流程也很便捷,让公司能够快速落地。目前公司的大部分税务业务都可以网上办理,足不出户就能办税。同时,广州还对小微企业提供了相应的税收优惠。”广州黄埔飞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黄埔飞校”)总经理温超祥也对广州,特别是黄埔的营商环境频频点赞,“广州黄埔区发布了全国首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在政策上为无人机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广州营商环境呈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各区、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全面重视,呈现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一员’的局面”,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刘金山指出,“很多措施体现出,广州对营商环境的改进力度是空前的,对于营商环境优化的积极性和全民参与性也是空前的,例如通过定期召开专家学者企业相关部门的咨询会、座谈会,力求及时为企业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又如黄埔区、南沙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变化,对自身进行测度和评价。其背后反映出广州吸引企业投资的急迫性和积极性。”

  结构优化的背后:内生动力足 招商引资强

  今年以来,广州积极探索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和国企招商平台3大招商主体成为招商“主力军”,联动市行业主管部门、各类投资主体、招商中介机构3类协同主体。合力之下,“投资广州”的热度持续——

  观察经营主体数据,不仅看量,还要看质。数据显示,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1~9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中,企业占71.2%(33万户)。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企业达228万户,占总量的63%,企业占比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居第三位。

  个体工商户在经营主体的占比逐渐下降,企业占比逐年上升。今年,广州街坊熟悉的向群饭店走出“舒适圈”,走上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老店已有30多年经营历史的向群饭店,其负责人在转型企业前曾有一定顾虑。经过市场监管、税务部门的靠前服务、一对一辅导,向群饭店最终完成“个转企”登记手续。“转型之后,不管是融资、发展、服务、招聘,对我们都很有帮助。”向群饭店负责人陆女士说。

  今年以来,广州出台21条措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着力解决小微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实施重点行业“白名单”管理,10988户企业纳入2024年重点行业“白名单”,覆盖21个产业领域,有效提升经营主体投资兴业积极性。

  内生动力足之余,招商引资的拉动更为强劲。今年以来,广州积极探索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和国企招商平台3大招商主体成为招商“主力军”,联动市行业主管部门、各类投资主体、招商中介机构3类协同主体。合力之下,“投资广州”的热度持续,全国最大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总部——广州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开工建设;广州首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基金正式启动;保利地产以117.55亿元竞得地块——多个百亿级投资项目纷至沓来。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州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500户,同比增长35.4%,增速在各类型经营主体中排第一,投资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看好广州、投资广州。

  10月25日,国泰广州IT办公室“新鲜滚热辣”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揭幕。

  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表示公司决定把数码及信息科技部门从香港总部延伸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广州IT办公室成为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首个里程碑。“琶洲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地方,很多信息科技公司都在这里聚集,我们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建立我们的新办公室。”

  庞大的合作伙伴资源以及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库,是国泰将其内地首个IT办公室落户广州的重要原因。在接受采访时,国泰数码及信息科技董事方逸翔告诉记者,公司很多合作伙伴都在广州,已经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广州在科技方面领先全国,我们在这里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内地同事在网络保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理解和认识成熟度高。”

  在南沙,源于新加坡的咖啡“香气”今年渐渐飘出。新加坡味驰集团(简称“味驰集团”)官宣集团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落户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除了承担集团战略管理、营销策略等功能外,还将设立数字化电商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小试产线,加速产品研发以及产品上市。

  “在各项利好政策支持下,味驰集团将配置灵活试产的设备场地,加速研发以及产品投放市场速度。”味驰中国区总经理江海啸表示,这次投资不仅为集团的核心速溶业务增添了新价值,还为集团在中国以及海外市场提供坚实的研发能力,让在中国新研发的优质产品畅销国内且远销东南亚及全球。

  刘金山认为,在目前的全球商业经营环境下,部分跨国公司正在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重新配置、重新洗牌。在这样的局面下,广州今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的增长亮点反映出,广州的营商环境展现出相当大的吸引力,意味着“广州依然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首选投资地之一”,广州有能力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使企业全生命周期里各个环节的效率都有所提升。

  新动能强的背后:优质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广州正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要素正加速集聚广州,优质产业生态进一步形成——

  记者留意到,新旧动能转换趋势在经营主体数据上得到明显呈现。1~9月,新登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类经营主体5.6万户、4.6万户,实有量分别达46.4万户、34.8万户。新登记的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类经营主体同比分别增长23.7%、25.8%。

  广州正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其中,3大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5大新兴优势产业包括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3+5”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主体121.7万户,同比增长10.4%,在经营主体总量中占比超过1/3。

  黄埔飞校就是在今年4月成立的公司,瞄准了“CAAC无人机执照考证培训”这一低空经济相关的新赛道。成立才半年,现在公司每周咨询量已超过500人次,每月咨询量均实现翻倍增长。温超祥尤其看好广州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潜力,“广州出台了无人机相关的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和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也经常举办低空经济展览和论坛,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的配套投入也不断加大,这些都让我们对行业在广州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希望公司能在广州的沃土尽快发展壮大。”

  可以看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要素正加速集聚广州,优质产业生态进一步形成。

  作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环,去年,北醒光子落子广州,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已建成投入生产的同时,北醒光子还正打造高性能激光雷达研发中心和全国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有望为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补上重要一笔。北醒光子CEO李远如今在广州的时间比在北京还多,每周至少也会有两到三位公司高层在广州“蹲点”。

  “在广州,爱广州,我们说这话绝对是认真的。”李远在谈到公司与广州的关系时如此表示,“我们很多员工甚至高管都已经把广州当成第二个家。有一位公司高管上半年就打‘飞的’到广州30多次,他经常开玩笑说‘干脆在广州买房得了’。”

  李远认为,广州对高新技术公司的吸引力很大,“一方面是政府愿意倾听企业声音,解决问题非常高效;另一方面,广州科技自主研发能力积累很深厚。”李远说,“我们起初作为一家外来公司,在广州本来没有太多根基,却也能迅速凭借技术优势在广州立足,这本身就很能说明广州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前瞻

  企业“留量”有望变经济增量

  接住这波“流量”“留量”,转变为实打实的经济增量,是广州正在努力的方向。

  今年,广州印发《广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00条改革任务,以加快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全力建设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强调要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制度供给、紧盯企业实际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围绕降低综合成本优化要素供给。

  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徐现祥认为,经过多年的建设,广州市的营商环境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营商环境供给端来说,营商环境建设逐渐成为各部门的行动自觉,营商环境建设措施“越来越系统集成”。

  徐现祥认为,企业在广州的“流量”与“留量”,完全可望转变成实打实的经济增量。尽管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加速进入后,各类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会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等经营主体短期内会有一定压力,但他认为,通过政府部门持续扩大市场需求、促进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能够度过这个阵痛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