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7:14:19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西宁5月24日电 (张添福 何君)记者24日从青海省中藏药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体系构建项目科研团队获悉,历经十年,科研人员在该省调查到野生药用植物1636种,收集建档中医药传统知识138项,建成青海省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和种质资源库。
青海省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丰富的中藏药资源,特别是冬虫夏草、唐古特大黄、秦艽、羌活、贝母、枸杞等十八“青药”,以产量大、品质忧、临床疗效好而颇具声誉。
据悉,青海省中藏药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体系构建项目在2013年至2022年实施,完成单位为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省藏医院,参加人员约2760人。日前,该项目获得2023年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2年7月28日,青海科研人员查看黄芪长势。张添福摄青海省中医院科研所所长、主任药师贾守宁介绍,该项目中,科研人员在青海调查到野生药用植物1636种,并明确了其分布、资源量,且比1987年结束的第三次中国中药资源普查的1079种增加了557种,发现新种玉树红景天,发现新分布45种,明确了野生中藏药资源家底。
同时,科研人员调查到种植的中藏药材49种,面积53.41万亩;制定了中药材种植区划,科学指导中药材生产;收集建档中医药传统知识138项,实现了对其防御性保护,“通过调查,明确了中藏药资源家底,为青海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贾守宁说,上述项目开展的保护利用体系构建方面,科研人员建成青海省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和种质资源库,对138种高原珍稀道地药用植物进行了种植保护,对1124种的种质资源实现种质库保存。
此外,科研人员建成了青海省中药原料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通过1个中心、2个监测站和46个监测点的建设,实现了对全省道地大宗药材产量、质量、价格等信息的常态化监测,助力中藏药产业发展。(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