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2:18:50 来源: sp20241116
【理响中国】赋予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
——访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大学中国—韦拉克鲁斯研究中心主任阿尼巴尔·卡洛斯·索特雷
2023年,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定步伐。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过去一年,中国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成绩。在新的一年,国际学术界和智库机构继续高度关注中国发展。很多学者注意到,传统的西方理论或者学术框架无法解释新时代以来的中国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是开启中国发展之门的钥匙。
本报记者采访了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大学中国—韦拉克鲁斯研究中心主任阿尼巴尔·卡洛斯·索特雷(Aníbal Carlos Zottele)。索特雷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发展研究,也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亲历新时代中国的变迁。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卓越引领力与有效决策力赋予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新时代以来,中国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标志性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条由经济奇迹、科技奇迹和社会改革奇迹铸就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在世界呼唤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这一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与实践硕果值得国际学术界进行持续而深入的研究。
开辟新的发展境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意义?
索特雷: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而进入新时代后的中国,则踏上了更加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历程,用扎扎实实的成绩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活力无限、红红火火的中国。世界看到的是,对国家未来表示乐观、对个人前途满怀憧憬并为此愿意付诸努力、辛勤耕耘的中国人民。在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方略的指引下,中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进一步巩固了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性,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上升,中国倡导的一系列全球性理念与方案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同与支持。
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全体人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境界。这一思想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体系,通过一系列开放、务实、高效的国家政策,让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进一步关注中国。在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这一思想充分考虑中国在新时代的社会状况与实际国情,从而将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这一宏伟目标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受益于正确的方向指引,中国在短短数年内彻底扭转了自身命运,实现了令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现代化腾飞。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一度专注于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迎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2020年,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意味着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彻底摆脱贫困,这一壮举可谓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反贫困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带来了希望与光明。这一道路表明,人类完全可以在不干扰他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共享地球空间,而一个国家也完全可以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壮大。
难得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习近平主席始终保持着不盲目乐观的忧患意识。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面临一系列需要攻克的国内发展难题,而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则进一步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尤其是2023年以来,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比以往更加需要迎难而上的战略定力与凝心聚力的民族信念。中国成功克服了种种外部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中国经济已从疫情影响中迅速恢复,并带动了全球经济复苏。在全球依旧处于艰难与挣扎的时刻,中国彰显了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固有的强大韧性。作为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中国正在为一个经济形势依旧低迷的世界带来信心、树立榜样。
终结“历史终结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最新出版的专著《欧洲中心主义下的中国与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China y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frente al eurocentrismo)中有一个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成功,可谓为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画上了终结符。请您阐释一下这个观点。
索特雷:的确,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国际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成功实践打破了“历史终结论”的预言,证明了西方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制度之外的另一种道路存在的合理性。
20世纪80年代末,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预言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然而,我在书中提出,几十年来,全球价值链的重新配置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重塑等事实证明了福山预言的错误性。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已经成为难以避免的常态。与此同时,政党恶性竞争、国家债务与信用危机、社会群体撕裂等诸多乱象充分表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显然,福山所宣扬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并非人类政治文明的终极形态,福山的观点本质上暴露了一种单极秩序的错误观点。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欧洲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的序幕,此后,随着海外殖民地的大范围建立,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等得以催生。这些理论被视为西方学术界的“正统观念”。在这些观念之下,西方国家试图将其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环境等领域的制度作为解释世界的唯一标准,并将西方模式作为其他国家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唯一标杆。
但必须指出,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的实质是以主宰世界为目的而制造的有关历史合法性的说辞与话术。它们建立在二战后西方国家工业和军事主导地位赋予的所谓“优越性”之上,这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当今时代依旧根深蒂固,仍持续存在于西方国家设计和推行的外交政策之中。
同时,我在书中也阐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当今国际体系中的一系列变革趋势表明,二战后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单极模式正在让位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引领下的多边主义趋势。在新一轮科技及生产革命的助推下,今天的全球合作正从既有的欧美中心模式向新型国际多边合作模式过渡。西方国家需要意识到,如今,世界格局正处于急剧变化与深刻转型之中,曾经的第三世界国家不会再选择继续屈从于不少西方政客口中所谓的“伟大西式文明”。
全人类进步的重要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索特雷:一直以来,中国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革经验分享给全世界。这一做法与一些西方国家将现代化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大不相同。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在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将成为世界现代化和全人类进步的重要保障。
近几年,我所在的中国—韦拉克鲁斯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展开了丰富的合作。我们的合作成果表明,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为世界作出了实质性的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带去了诸多发展机遇。
例如,过去的十余年里,人们对中国为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民生福祉所作的卓越努力表示极大的关注和赞赏。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对拉理念与政策举措,中拉合作展现出了巨大韧性与活力。习近平主席很早就意识到拉美地区的发展潜力所在,也因此高度重视中拉友好关系。近年来,他多次访问拉美国家,在演讲中曾多次提及对于中拉合作前景的美好期盼。在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广泛欢迎和支持,围绕该倡议展开的一系列自贸协定、全面战略合作文件不断生根开花。同时,拉美学术界正在研究将这些具有宝贵成果的协议应用于拉美民间社会。
全球性倡议构建美好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主席从审视世界秩序与国际局势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全球性倡议和理念,您作为一位学者如何看待这些倡议和理念?
索特雷:的确,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世界秩序与全球治理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习近平主席无疑很早就洞察到了这一点。全球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需要国际层面的有效机制,以避免某一个或多个国家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以及行使霸权的可能性,消除少数国家在经济或军事领域征服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习近平主席因此将这一判断凝结为具有宏阔文化视野的思想结晶,即著名的三大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以来,这些倡议与理念在世界各国引起热烈反响。
在全球性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的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心声和愿望,是适应世界多边主义潮流的新颖理念。这一构想倡导平等、博爱与善意,闪烁着“天下一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为践行全球性倡议与理念采取了一系列理性务实的国际行动。例如,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共同签署了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区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面对国际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中国在RCEP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成员国提供可贵的投资合作机会与融资支持、帮助成员国走出疫情影响等,都见证了中国为推动建立更富包容性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的卓越贡献。
中国试图促进有效国际合作的另一个例子是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同为创始成员国的上海合作组织。自21世纪之初诞生于上海黄浦江畔,该组织走过了20多年非凡的发展历程。得益于宝贵的“上海精神”,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科技、人文等领域取得了卓越进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地区安全与稳定,也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注入了“上合信心”。
中国和平崛起是历史潮流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说,随着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日益显著的影响力,中国遭受了不少来自西方政客的“污名化”,这种“污名化”是因为无法平静接受中国崛起的结果。请您向中国读者详述一下这个观点。
索特雷:的确,一方面,近年来在经济实力和技术竞争力不断削弱甚至丧失的背景之下,美国和西欧国家正面临国内发展萧条的困扰。另一方面,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一些西方国家难免心生嫉恨。中国发展的成功故事因而遭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污名化”。此外,2023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中国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设备突飞猛进的现状,美国以保护“国家安全”之名将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些保护主义行为使国际贸易自由流动遭到大大限制,也干扰了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大国以所谓“公理式民主”定义其他国家的行为和观念。试问,当少数国家随意封锁制裁其他国家、策动金融暗战时,“自由民主”在何方?当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侵占别国领土时,“自由民主”又在何方?肆意发动军事政变、使用杀伤性武器、歪曲国家间友好意愿的不良企图……种种仍未消失的西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踪迹表明,“公理式民主”只是被有选择性地渲染和利用而已。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将中国梦从愿景变为现实。几十年来,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发生着演变与更新,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共生始终是“不变的永恒”。中国人民在其漫长的社会生活中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中国在实现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从未有过征服其他民族的意图。西方大国必须承认,中国的和平崛起非同寻常,这一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益,也将造福全世界。
作者:白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