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1:04:47 来源: sp20250104
近日,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团队王吉申博士课题组与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繁育(大理)中心赵灿军高级工程师合作,发现产自大理苍山的4个昆虫新物种,分别命名为花甸坝蝎蛉、枯荣蝎蛉、圣应峰蝎蛉及拟伐折罗蝎蛉。相关成果于近日分别发表于国际昆虫学期刊《布拉格国家博物馆昆虫学杂志》和《法国昆虫学会年鉴》。
蝎蛉属于昆虫纲、长翅目、蝎蛉科,因其雄性腹部末端膨大上举,形如蝎尾而得名。蝎蛉通常生活在高海拔的森林地带,对原生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其原生环境一旦被破坏,极易局部灭绝。中国目前记录了200多种蝎蛉物种,约占全世界已知种的一半。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王吉申介绍,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国际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自19世纪以来,有大量国外“植物猎人”前来采集各类生物标本,最后模式标本存放于国外、物种名称由国外学者命名。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团队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文献检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调查。4个昆虫新物种的发现有助于增进对蝎蛉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摸清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家底”,让民众了解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也为保护区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责编:王震、申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