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9:44:08 来源: sp20241109
在江苏徐州采风,听说要去张双楼煤矿的井下体验,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曾经看过的影视作品中井下的场景,还有小说作品中的相关文字,不由得有些胆战。
但见同行有人报了名,而且,自己也想切切实实地亲眼看看井下的情形,于是也报了名。报名后,心里又有些后悔。虽然已经知道现代煤矿的井下安全措施十分到位,但毕竟那是在距地面五六百米的深处。
可当看见年轻时在井下工作过9年的作家刘庆邦已开始准备穿下井时的衣服,一股勇气随即涌上我的心头。
我们被告知,下井时不可以携带手机,需要从里到外换穿煤矿准备的防静电衣服——一套紫红色的纯棉衣裤。井下的气温较低,还得穿上一件蓝色的粗布马甲,脖子上围好一条浅粉色的毛巾,腰上系一根宽大的牛皮腰带,腰带上拴一件1公斤左右、如大号便携式水壶一般的井下自救器和定位装备。在煤矿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们又戴上了红色安全帽,配好便携矿灯,换上黑色的长筒胶鞋。此刻,自己仿佛已经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矿工。
内心仍有一丝忐忑的我,来到了井口。通往井下的直梯叫“罐笼”,由纯铁焊接而成,就像商场里没有做任何装饰的货梯——比货梯还要粗糙一些。我们一行人挤进罐笼里。罐顶幽暗的灯光,照着罐笼冰冷的四壁,以及罐笼里一张张小心翼翼的脸。
罐笼开始缓缓降落。那一刻我的心里又敲起了小鼓。工作人员提醒,罐笼在下降过程中会有颠簸,大家要抓好罐笼两边的扶栏。我将扶栏抓得紧紧的,甚至做好了颠簸厉害时,闭眼、张口、深呼吸的准备。在下降的过程中,罐笼确实抖动了一两次,但实际上,那种抖动比飞机起降时的颠簸还轻微得多。罐笼下降的过程只持续了一两分钟,触底时略有一顿,然后罐笼的门打开,我们已经来到了地下500米的深处。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预期,但出了罐笼的我,还是惊讶于眼前的景象。找不到曾看过的小说中所描述的“漆黑一团”“又低又窄”“坑洼不平”,眼前的巷道宽敞得能跑一辆载重货车,灯光明亮得让我们携带的矿灯成了摆设。再看巷道的顶及两边的巷壁上,都铺设有米黄色的饰面。巷道纵横交错,每一条都干净整洁,纤尘不染。鼓风机把地面上的风不停地吹进来,清风徐徐,巷道里仿佛嗅到了阳光的味道和成熟庄稼的气息。
巷道内,随处可见带有5G标识的微基站。工作人员指着我们的矿灯说,大家随身携带的矿灯内都嵌有精准人员定位卡,每个人在井下移动,地面调度中心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静态定位精度可达到0.3米,动态精度可达到1米。井下,再也不是“天不知、地不知”的地方。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走进采掘现场。去张双楼煤矿的采掘现场,还需要从这里乘坐井下小火车,一个单程要1个多小时,往返需要3个小时。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踏上罐笼升井。
好在下井前,我们已经在张双楼煤矿智能调度控制中心,见识了井下采掘的场景。巨型电子屏幕覆盖了一整面墙。屏幕的一角,一辆全自动运行的采煤机正沿着煤壁缓缓前行,滚滚“乌金”顺着运输皮带源源不断地运往井上。整个采煤作业面只有5名巡检的工人。另有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规定的轨道,对磁选设备进行着“体检”。
在巷道内,我们就见到了一台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巡检机器人。机器人身高大约有1.5米,体型结实,头部是两台高清摄像机,仿佛两只可爱的大眼睛。
同行的作家刘庆邦几乎走遍了各地大小煤矿,每次总是主动下井。这一次下井,他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煤矿作业形式,又回想起记忆中的那些小煤窑,他感慨万千。
我跟着刘庆邦轻快的步伐,沿着来时的路,重回地面。换完装后,再用来自地下500米深的水冲了个热水澡。在张双楼煤矿第一次下井,我真切地见识到,科技的突飞猛进给今天的煤炭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