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主播、快递客服……残疾务工者多样化就业插上新翅膀

发布时间:2024-12-01 01:37:10 来源: sp20241201

  电商主播、快递客服、文创制作……

  谁为残疾务工者多样化就业插上新“翅膀”?

  阅读提示

  近日,记者走访广西多地看到,为让残疾人真正就好业,当地利用新场景、新业态产生的新就业机会,为残疾人培训新技能、让他们插上就业新“翅膀”。

  “残联这个培训班来得太及时了,我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2023年初,广西柳州市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班开班时,33岁的黎暖佳第一时间报了名。摆过地摊、做过美甲师、卖过唱……由于天生左腿短小,黎暖佳在求职路上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如今黎暖佳不仅在知名企业“螺霸王”拥有了自己的直播间,还被多家培训机构聘请担任讲师,并且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直播销售项目中获得了全国第三名。

  电商主播、声音就业、文创制作……近日,记者走访广西多地看到,为让残疾人真正好就业、就好业,当地采取“政策+就业+培训”组合拳,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多样化就业创业,为他们插上就业新“翅膀”。

  “互联网+”赋能新业态新机会

  “哈尔滨的小宝宝们,你们准备好,这些马上就要发往哈市。”近来,“桔乡小胖”主播曾凡俊忙着打包礼盒,东北“老铁”与广西“老友”的双向奔赴,为他增加了不少来自东北的订单。

  6年前,90后曾凡俊拄着拐杖从广东深圳返回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董安村,成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他创建家庭农场,打通电商销售农产品的模式,帮助当地农户销售脆蜜金桔4万斤、滑皮金桔10多万斤,实现平均每户年增收1万元,带领村民走上电商致富路。

  不只是电商直播,在广西,“互联网+”的就业新模式成为丰富残疾人就业渠道的有效方式。

  在广西桂林灵川县残疾人事业园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电话声此起彼伏,工位上的客服们或是忙着接电话,或者手指飞快地在电脑键盘上打字。

  2020年,园区引进“集善扶贫健康行·互联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申通快递话务、在线客服岗位。

  “之前我在深圳当保安每个月就2000多元,在这做客服,每个月能拿到7000多元,互联网改变了我的生活。”患有肢体一级残疾的桂林全州县金家桥村人熊军告诉记者。

  “‘互联网+’模式非常好,能够让更多重度残疾人得到帮助。”桂林市肢残人协会主席、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负责人邱拥华介绍,目前基地稳定就业52人,其中农村残疾人43名,脱贫户、低保户28人,同时为近310名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实现210余人次就业,累计创造收入350余万元,残疾人工资收入从刚开始100多元到现在平均近4000元,最高收入者近7800元。

  文创产业带来就业新场景

  走进广西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先入眼的便是一幅幅色彩瑰丽的山水画。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样的画作是用石头一颗颗镶嵌出来的,更难相信它们是出自残疾人朋友之手。

  “用桂林当地特有的漓江石来表现秀丽的桂林风光,这让石画成为独具纪念意义的情怀之作,也成为许多游客喜爱的伴手礼。”机构负责人邓凤竹表示,机构与文旅单位合作,在景区开设桂林石画专场销售,同时与广西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合作开展直播销售,将石画推向海内外市场。

  出生在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的邓凤竹患有小儿麻痹,凭借热爱和努力,钻研石画技艺的她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桂林石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在当地残联支持下,邓凤竹与其他两位传承人创办了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面向全广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就业培训。

  “干这个不累,工作也稳定,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50岁的徐阿姨是阳朔兴平镇人,患有腿部残疾的她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截至目前,机构共培训残疾人300多人,有近20名残疾学员在此上班,2023年,还被评为自治区级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

  而在距离180公里以外的柳州柳南区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则设立了书画、侗族非遗手工、葫芦工艺、盘扣工艺等多个手工产品项目,培训残疾人100余人次,带动近30名残疾人灵活就业,培养40余名具备产品制作能力的残疾人。

  文创产业为残疾人搭建了就业新场景,让残疾人圆“就业梦”的同时,也能追寻“诗和远方”。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宣传文体部主任韦敬介绍,目前,广西残联已建设13个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积极引导更多的残疾人走上文化创意就业的道路,并通过举办残疾人书画摄影手工艺作品展、特殊艺术会演等方式,提升残疾人的文化自信,激发其展示自身才艺、参与艺术创作的激情和动力。

  紧抓地域特色完善就业服务

  “工作不好找、找了不稳定”“缺少无障碍设施,工作中有诸多不便”……现实中,这些都是残疾人群体就业的痛点难点。如何让残疾人真正好就业,就好业?

  在广西柳州,当地残联抓住新业态新机会,依托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开展了一系列残疾人技能培训,如电商直播、整理收纳等新兴热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充分结合当前大热旅游城市的网红食品,开设了螺蛳粉制作、酸豆角加工等具有鲜明柳州特色的培训课程。

  广西贺州则抢抓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加工、服装美妆、大数据等产业,在产业园内建立就业服务专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带岗服务,不仅为残疾人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还带领符合用工条件的残疾人到企业面试并接受培训,岗位包括珠宝设计师、车间工人、包装工、文员等。

  “截至2023年11月,平桂主城区产业园区的57家企业,共安置109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有22人是脱贫群众。”就业服务专班工作人员李冯介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各级残联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采取“政策+就业+培训”组合拳,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多样化就业创业,全区累计新增城乡培训残疾人1.89万人次。截至目前,广西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已实现就业36.52万人,就业率为58.05%。

  唐姝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