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智”与“力” 守护“根”与“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1-11 06:43:11 来源: sp20250111

  时值仲夏,节分端午,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推出一系列相关活动。传承文明的氛围萦绕神州,文化自信的情怀激荡人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以深情千重、决心万缕,在赓续文明根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明薪火相传 搭载多元平台 深化文物价值阐释

  今年的主场城市活动由辽宁沈阳“接棒”。

  辽沈大地上,连绵的牛河梁横亘辽西,悠久的红山女神明眸深邃,明清皇宫、长城等文化遗产锦绣多姿。古迹为证,文物为鉴,这里历史悠久,底蕴厚重。

  主场城市活动上,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发布,以各种内容形式,展示、挖掘、诠释、弘扬着保护与传承之“智”与“力”。

  国家文物局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一批导向正确、举措得力、成效显著、群众满意的典型案例。开幕式当天,国家文物局公布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多轮评审脱颖而出的20个推介案例,是文物工作立足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推进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让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搭载多元平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于现场发布。

  时间的长河中、事业的征程中,有一群人,为文物安全筑起牢固防线。

  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现场公布,他们中有满怀热情,自发守护文物安全的志愿者和文保员;有恪尽职守,扎根文物安全一线的基层文物工作者;有无惧生死,奋战在打击文物犯罪最前线的公安干警等。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推出国家宝藏系列金银纪念币。纪念币反映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和特质,按照中国考古学和历史朝代顺序,分6组发行。当天发行的“启蒙奠基”系列,是继“文明曙光”纪念币后的第二组,以5枚金银纪念币,展现夏商周文明成就。

  4位讲述人登上现场舞台,带来他们“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故事——

  “生活在长城脚下,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我们会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嘱托和期望,继续传承、保护和利用好长城文化。”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村民代表谷文亭深情表态。

  “有人说,博物馆掌握了‘流量密码’,而它的背后,其实是博物馆与公众传承中华文明的‘双向奔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铿锵发声。

  “我的整个工作生涯都与文物普查紧密相连。让我们用行动和热爱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忠诚担当,为文物事业添砖加瓦。”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国洪用心呼唤。

  “我知道,一定有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孩子,也在为我们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而自豪。”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学生崔子航童声嘹亮。

  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和媒体单位,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节点进行“文明时刻”文物传播项目推介。7个项目涵盖全媒体直播、微视频、公益云课堂等各类传播形式,让文物之声传扬得更远更响亮。

  “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也在当天揭幕。展览取红山之“山”、良渚之“水”,以知所从来、何以所在、方明所去为线,呈现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文明之源。

  “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分享上,各界代表深入探讨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多元一体”“高质量发展”等成为关键词。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分享上,专家学者作《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等学术报告,共享文物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共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术交流互鉴。

  文化辐射八方 服务美好生活 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明薪火相传,文化辐射八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7300余项。

  民心所向,“我”之所往,让文物和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美好生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各地发挥地域特色,推出各类研学、展览展示、专题讲座、主题游径、线上直播等文物惠民服务3400余项,宣教育人,利民便民,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

  在四川,成都考古研究院与4所小学签署“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小小考古人”考古研学联盟(试点)合作协议,开启“走近考古一堂课,重走文物回家路”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探秘考古现场、参观展陈、动手体验文物绘图。

  除此之外,江苏“运河边的成长故事”红色研学、江西探秘海昏考古研学、河南壁画研学等一堂堂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中,青少年离时间更远、离空间更近,在实地参观与亲身实践中,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京津冀文化一脉”文物主题游径、“牍”懂丝路历史文化游径、“廊桥化境”文物主题游径……天津、内蒙古、浙江等多地推出的一条条主题游径线路,串珠成线,勾勒丰厚文化遗产广博的脉络。

  吉林曜石生辉——长白山旧石器考古成果图片展、福建“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专题展览、湖南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鲁寺专题文物展、甘肃“小故宫 大气象”瞿昙寺明清回廊壁画特展、宁夏人与石的对话——贺兰山岩画特展、新疆“辉煌十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地图片展……一个个展览展示,呈现灿烂文明,诠释多元一体,让人们感受中华民族熔铸千年的特质和禀赋。

  安徽、广东、海南、重庆、云南等多地开展文物公益性鉴定咨询,提供便民服务、普及文物知识,汇聚全社会保护文物的共识。

  凝心聚力,奋楫笃行,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绽放时代光彩——

  黑龙江召开四普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上海发布四普形象标识、四川成立四普志愿者服务总队、贵州开展四普志愿者招募活动、陕西启动四普宣传采风活动……为摸清文物家底、践行应保尽保集结力量。

  河北现场展示避暑山庄数字化复原研究成果、山西发布《了不起的山西古建》宣传片、江西推出纪录片《史说江西》、广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守护文化珍宝”红色革命文化公益讲解、青海进行“赓续文脉”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各地各类传播、推介、讲解项目述说文物与历史,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激荡起文明的交响。

  北京“长城考古研讨会”、山东“大运河保护利用学术交流会”、湖北“垄上春秋·见证曾随”等研讨活动,以学术争鸣推动交流发展,启智未来。

  以今揆古,溯源而上,绵延不绝百万年,南稻北粟万余年,兴都倡礼五千年。若问中华文明何以灿烂?中华民族何以伟大?在我们保护文明、传承文明的漫漫征途中,必将找到历史的答案,续写时代的华章。(央视网)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