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青会激发体教融合新动能(聚焦学青会)

发布时间:2024-12-28 04:39:18 来源: sp20241228

  在本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射击项目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杭州队小将王子菲最后一发打出10.6环,战胜对手夺得金牌。在随后进行的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和50米步枪三姿个人比赛中,她又收获1枚金牌1枚银牌,尽显强劲实力。

  学青会赛场涌现不少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他们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各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创新思路,在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供给、保障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建立健全赛事体系

  作为原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原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后的首届赛事,学青会设立公开组和校园组。公开组设项对标奥运会,注重挖掘和培养体育人才;校园组则聚焦在学生群体中普及发展较好的项目,重在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青会开赛以来,赛场佳绩频传,多项全国纪录、世界青年纪录被刷新。“国家体育总局在学青会期间专门组建了调研组,全面梳理各项目后备人才情况,切实发挥好学青会在培养、输送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表示。

  体育赛事为普通学校、体校、社会俱乐部等搭建起交流平台,在帮助青少年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看来,首届学青会将推动更多地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打造体育赛事品牌,不断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路径。

  上海市杨浦区出台文件,明确青少年体育赛事由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办共享,整合两部门现有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源,建立健全分层分类赛事体系。

  山东省日照市依托“三大球”进校园,建立校际联赛、区县联赛、市青少年锦标赛三级竞赛体系。从2020年开始,主城区中小学生“三大球”联赛的赛程由以前的1周延长到6个月,做到了校校有队伍、周周有比赛。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青会公开组足球男子U16(16岁以下)组比赛中,苏州队以1∶0战胜宜昌队,获得季军。据介绍,苏州队球员由江苏省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与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吴县中学联合培养。体校和普通学校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为项目发展提供助力。

  体校选派高水平教练团队长期驻扎学校,负责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参赛任务;学校则充分发挥文化课师资和硬件设施优势,畅通运动员的升学通道,保证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不掉队。“在抓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挖掘、发挥体育和体校的多元价值。”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程军红表示。

  如今,体校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创新。自2004年开始,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区一级体校就取消了“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管理”的培养模式,改为学生放学后集中训练的方式,确保学生学习、训练两不误。

  近年来,不少基层业余体校面临招生困难、学训失衡等问题。对此,浙江省长兴县少体校另辟蹊径。该体校从2013年开始探索体教融合,与长兴县第六小学、龙山中学合作,开设体教融合班,并形成了统一管理、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拓宽项目发展路径

  11月8日,学青会攀岩项目随机速度赛决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攀岩馆进行,北海队李彦郯、马雪莹包揽女子组冠亚军,二人都是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培养的好苗子。

  据古零镇初级中学校长玉电林介绍,2017年以来,攀岩成为该校的必修课。随着更多学生学习攀岩、爱上攀岩,学校攀岩队也组建起来。“不少好苗子入选国少队,很多学生因为攀岩特长考上大学。出路宽了,家长也更支持孩子练攀岩。”玉电林说。

  马山县是广西推进体教融合的缩影。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卢意文介绍,在筹办学青会的过程中,广西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28所,组织89所基层体校与114所小学、114所中学共建联办,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从掌握运动技能到有机会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的多元价值日益得到广泛认同。

  近年来,江苏省开展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即每个县(市、区)至少推动5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截至目前,全省107个县(市、区)的4879所中小学已完成61个项目的布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1到2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体校、体育传统特色校和社会俱乐部,都是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要不断拓宽项目发展路径,形成更丰富的体育人才资源库。”柳鸣毅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15 版)

(责编:卫嘉、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