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1:28:54 来源: sp20241123
浙江省义乌国际商贸城里,一名西班牙进口商品店主在片切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内蒙古进出口商品博览会上,参观者在挑选法国红酒。 丁根厚摄(人民视觉)
扫码观看视频
去一趟超市,货架上可以找到多少种进口食品?普通城市家庭,从一日三餐到水果点心,可能用到多少进口食材?答案或许比想象的要多。
智利车厘子、阿根廷牛肉、厄瓜多尔大虾、法国红酒、新西兰牛奶……越来越多进口食品正进入中国市场,摆上家庭餐桌。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食品进口额再创新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国。而这背后,不仅仅是体量的增长,更有品质的升级、趋势的带动。
预计今年食品进口额达1400亿美元,“新奇特”产品受欢迎
提到进口食品,您首先会想到什么?
水果、饼干零食、红酒牛排,消费者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还有人专门提到,“大概10来年前,发现普通超市多了一个进口食品的专柜”,各类“洋产品”走入越来越多普通中国家庭。
今天,市场供给更丰富,消费者采买进口食品已十分常见。例如,中国零售企业盒马统计,盒马消费者曾在1年内吃掉了200万只加拿大进口波士顿龙虾、近2000万只泰国椰青。积极的市场反馈下,盒马在当年新增了50%的进口商品。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近期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食品进口额稳定增长。2022年中国进口食品139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国。
目前,中国消费哪些类别的进口食品最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的前六大进口食品品类依次为肉类及制品、粮食及制品、水产品、水果及制品、乳品、植物油,进口额均超百亿美元,上述品类进口额合计占中国食品进口总额的79.1%。
随着来源和品类不断丰富,进口食品已成为中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补充。报告显示,中国进口食品额从2013年的49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396.2亿美元,1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3%。
这在市场端有着最直接的体现。例如,越来越多的小众品牌和产品,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大约3年前,干露葡萄酒集团将来自阿根廷的红酒品牌“风之语”引入中国,早早布局阿根廷红酒这一小众赛道。“我们在分析市场时发现,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找新口味的酒,他们对小众的、风味独特的阿根廷红酒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干露葡萄酒集团电商大客户经理周缘说,从去年年中到现在,相关产品消费者数量增长可观。
“中国消费者对品质升级的追求在持续,进口食品需求仍在增长,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周缘说,他们发现,进口新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强烈,无论是“新奇特”还是主打“新概念”的产品,都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食品领域尤其如此。
报告显示,今年1—9月,中国食品进口总额达到1042.6亿美元,同比保持增长。预计今年全年进口食品总额将达到1400亿美元。
消费者“变专业了”,精挑细选、不断拓新成为趋势
突尼斯石榴、阿富汗松子、卢旺达辣椒酱、白俄罗斯巧克力,越来越多好物刷新消费者的进口食品体验。它们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这背后,有许多跨国公司立足中国市场,源源不断带来全球新品;有进出口贸易商持续洽谈、上新、铺货;也有中国食品生产和零售企业的采购团队在海外“买买买”。
天猫超市的采购团队最近在重点研究欧洲的巧克力。“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对巧克力的消费能力和赏鉴水平提升很快,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猫超市休闲零食采购总监苏航举例说,比如消费者选购时会看巧克力是否包含纯可可脂、是否符合特定制作标准,是否采用单源可可豆以保证风味的独特性等专业指标。瑞士、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拥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优秀巧克力品牌,其制作工艺代表了世界顶级水平,正是需要重点挖掘的对象。
走高的需求量直接推动采购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婚庆需求快速上升,更多进口巧克力正成为喜糖的首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进口巧克力的销售额增速是其他进口食品的3至4倍,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苏航说。
一方面,进口食品需求总量提升;另一方面,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中国消费者“变专业了”,这对进口食品供给持续提出新要求。
从买方看,精挑细选、不断拓新成为趋势。近几年,天猫超市从东盟、西亚南亚国家引进了不少进口休闲食品,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糕点、饼干,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坚果、果干等。怎么选择?要看商品是否具有地域特色、拥有成熟稳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能否代表所在品类的全球优质甚至顶级标准。这也正是不少企业说的“把全世界最好的商品引入中国”。
从卖方看,中国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苏航从事采购这行18年了,他观察到一个细节:以前进口商品基本都要额外加贴中文标签,但现在越来越多生产商在原产地就会准备好带中文的商品包装,便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销售。“随着中国进口食品品类越来越多,国外品牌正把中国市场定位为未来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之一。”苏航说。
探寻全球最佳产地、最新技术、最优链路,把好味道带入中国——进口食品的供应链条上,一批批企业正在不断探索和加入。
定制口味、匹配需求,进口食品与消费者一路同行
藤椒钵钵鸡口味的越南腰果,用泰国椰青制成的生椰拿铁,俄罗斯老牌冰淇淋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的双拼口味,您想试试吗?
随着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上走得更深,越来越多定制口味满足着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
以泰国椰青为例,成熟的椰青从树上到工厂、码头,再经船运,一刻不停抵达中国。随后又会迎来一段精心定制的过程。零售端,比如在盒马门店,夏天有开口的冰镇椰子,冬天有椰子鸡火锅的底料,还有四季供应的椰子水、椰奶、生椰拿铁等特色商品。
如今,“吃”进口有哪些新趋势?
通过对超3亿天猫超市用户的分析,苏航发现,中国消费者的确呈现跟以往不一样的特征,他们更加追求健康,看重食品的营养和功能,偏爱前沿技术带来的变化,欣赏原汁原味的食品,同时更具环保理念。
比如,今天的消费者会更关注食品生产配方是否清洁,倾向于选择无添加、低糖低脂低卡的产品;他们看重天然营养物质和成分的摄入;同时,消费者对多样化口味的包容性更强,能100%展现当地独特风味的商品更受消费者欢迎。
干露葡萄酒集团准备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低卡路里的酒,“我们前期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喜欢运动、户外项目,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新品将为他们多提供选择。”周缘介绍,下一步公司还要布局更多精品酒,就好比中国人喝茶讲究地块、风土、年份,未来更多精品酒也将从这些层面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只有不断细分客群,根据需求匹配最合适的产品,才能一路与消费者同行。”周缘说。
政策的支持,正不断助力进口。随着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进口“清单”上的食品种类不断拉长;预约通关、随到随检等一系列措施,让食品“等待”的时间不断压缩。业内人士介绍,从原产国进口食品到国内,过去需要三四个月的前置准备,现在基本缩短一半,能更灵活地应对各种业务需要。
报告认为:“中国进口食品规模进一步扩大,食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不仅满足着中国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食品需求,也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动力。”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