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08:26:29 来源: sp20241215
图①:蒋涛 图②:王庭虎 图③:张华 图④:斯朗旺扎 图⑤:米尔班·艾依提 图⑥:王笑冰 图⑦:李军 图⑧:马小利 图⑨:陈燕平 图⑩:朱少铭 图?: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通化桥隧第一维修小组 图?:一列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高铁贵州玉屏段境内。 刘德军摄(人民视觉)
在中国15万多公里的铁道线上,“最美铁路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埋头苦干,推动铁路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
获得2023年“最美铁路人”称号的10名个人和1个集体分别是蒋涛、王庭虎、张华、李军、王笑冰、米尔班·艾依提、斯朗旺扎、马小利、陈燕平、朱少铭,以及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通化桥隧第一维修小组。
“最美铁路人”,有的心系“国之大者”,带领团队攻克中国铁路牵引传动系统关键技术;有的严格按照标准流程作业,用工作“零差错”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有序;有的三十六载永葆初心,扎根秦巴山区,养护维修钢铁大动脉;有的满怀赤诚,手握闸把,在雪域高原书写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奋斗篇章;有的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完美诠释新时代铁路公安民警神圣使命……他们是中国铁路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勤勉务实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朴实无华的追梦者,在最平凡的岗位,铸就最美的风采,迸发最美的力量。
发布仪式现场采用视频展示、互动采访等形式,讲述“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锐意创新 铸就大国重器
“最美铁路人”的故事有奋进、有拼搏、有钻研。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高超的技艺技能,充分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陈燕平是科技攻关的“领头雁”,为中国牵引变流技术自主可控贡献力量,助力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牵引变流器相当于列车的“心脏”,列车行进过程中的加减速以及恒速控制,都通过它来实现。从2015年起,陈燕平带领团队研究设计牵引变流器的核心部件——智能化集成功率单元。
最难忘的,是将IGBT衬板焊接至铝质散热器上的技术攻关过程。陈燕平认为,新推出的产品要有先进性,应该在智能化集成功率单元研发方面不断寻求创新突破。她带领团队研究当时最先进的焊接技术,一步步细化调整方案,更换不同材料,尝试不同工艺,不断进行试验,终于攻克难关,顺利研发出试验样机。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三公司成渝中线铁路钢构班班长马小利是热衷发明创造的“工地鲁班”,在施工项目一线为中国铁路建设添砖加瓦。
在铁路施工现场,总能看见一位皮肤黝黑、朴素清瘦的身影奔忙于桥隧之间,这就是马小利。“只有在施工现场,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创新的方向”。虽然已年逾半百,但马小利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他参与了兰渝铁路、兰新高铁、浩吉铁路等国家重点铁路工程建设。他研制的二合一喷锚混凝土自动配料机、多功能吊装设备等在施工中非常实用,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发明的隧道内施工车辆原地掉头装置,使混凝土罐车调头只要30秒,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
用智慧和实干实现自身价值,用勤劳和创新铸就劳动者的荣光。就这样一步步,马小利完成从农民工到“金牌蓝领”的华丽转身。2023年,他还光荣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调试车间列调一班工长张华是能力出众的“动车工匠”,在动车检修的“沃土”,为国之重器保驾护航。
一列标准动车组有近50万个零部件,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影响动车组安全运行。作为中国第一代动车组机械师,张华长期扎根高铁运维一线,钻研动车组调试和技术革新,持续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为了高效便捷地完成复兴号动车组重联功能验证,2022年初,张华带领团队研发复兴号动车组重联适配器。通过精密测量,一点点进行调整,确保适配器与电气车钩有了可靠的连接。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底,复兴号动车组重联适配器研发成功,大幅提升检修效率,还亮相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会。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为我们一线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干、创新攻关的广阔舞台。”回想这些年的技术攻关经历,张华深有感触地说。
笃行实干 坚守安全底线
每一位“最美铁路人”身上,都闪耀着劳动之美、时代之美,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纵横交错的铁道线上。
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精准发布指令,保障行车正点畅通。
2023年12月22日深夜,中原大地寒风呼啸。郑州站信号楼内灯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站运转车间车站值班员蒋涛紧盯屏幕上的车次和股道信息,快速精准地发出一条条指令。在岗13年,他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办理接发列车37万余列,从未错排过一次信号。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蒋涛很喜欢电影《流浪地球》中的这句台词,他觉得铁路行车组织工作也是如此。郑州站是全国重要的枢纽站。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郑州站股道、岔区被积水淹没,信号、联锁和闭塞设备全部失效,与邻站及列车调度员通信全部中断。蒋涛临危不乱,手抄计划、手写站线板,认真做好行车凭证核对、调度命令收转发及执行等工作……在千钧一发之际确保了行车安全。
“在平凡的岗位做好平凡的事,我感到踏实而快乐。”当看到无数旅客在自己的行车指挥下安全前往目的地,他深感欣慰。
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精神,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能成为雪域高原复兴号的首发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运一车间指导司机斯朗旺扎说。
2021年6月25日,复兴号动车组宛若绿色长龙,沐浴高原阳光,穿越格桑花海,驰骋于拉林铁路,历史性地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驾驶室内,握紧闸把,斯朗旺扎目光炯炯,凝视前方。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斯朗旺扎曾先后驾驶内燃机车、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奔驰于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上。
开车人时刻想着坐车人。秉持“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的驾驶理念和担当精神,17年间,斯朗旺扎取得了安全驾驶70万公里、安全行车近3000趟的优异成绩,成为身边青年司机争相学习的榜样、努力超越的标杆。
精心维修信号设备,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守护高铁稳定运行。
信号是整个铁路系统的“神经中枢”。高铁信号对于高铁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了对箱盒受潮情况进行全程精准监测,2023年初,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综合维修段海口综合维修车间信号工、高级技师王笑冰带领团队,开发室外信号箱盒浸水监测工装。
试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第一次试验中,他们发现电池不足以支撑监测设备长时间待机,这让本来信心满满的大家陷入了焦虑。王笑冰尽快让自己平静下来,重新梳理思路,一个灵感在脑中迸发。他马上联系厂家进行设计试验,论证了新思路是行之有效的。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改进,2023年12月26日,第一代产品在实训基地试用成功。
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王笑冰一直在维修信号设备、开展技术攻关之路上逐梦前行,用奋斗实干守护高铁安全。
真情服务 诠释为民初心
太多的身影在奔忙,太多的感动在流淌。“最美铁路人”用一次次温馨细致的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用一个个温暖人心的举措,深刻诠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擦亮“红土情”服务品牌,营造美好出行环境,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站客运车间客运值班员李军奉献爱心、温情守候。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站是客运大站、省会窗口,而植根英雄城这片红土地的“红土情”服务台,更是窗口的窗口。
2008年7月,李军入职南昌站客运车间,成为“红土情”服务台的一名工作人员。耳濡目染加上勤奋学习,她快速成长,对客运规章制度及各项服务标准熟记于心,成为同事和旅客口中的“问不倒”。为了迅速妥善应对突发情况,她还主动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和急救技巧,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资格。
红土情深,映照初心。回答旅客问询、接送重点旅客、寻找遗失物品……每年春运期间,李军尤为忙碌,她每天至少要服务30名重点旅客,接听上百次电话,推着轮椅、拎着行李,一次次往返于站台与候车室,一天平均走3万多步,经常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旅客张先生由于视力障碍,行动不便,李军早早约好进站时间,一路护送他乘上列车后才放心离去。“出门在外,我就像他们的半个家人。”李军真诚地说。在她的带领下,“红土情”服务台已经成为南昌一张闪亮的名片。
维护民族团结,提升边疆各族人民幸福感,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库尔勒客运段和田一队的列车长米尔班·艾依提倾情付出、温暖人心。
在祖国西北边陲,“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过草原、越沙漠,跨越天山南北,被各族群众称为“金火车”,而值乘这趟列车的,就是列车长米尔班·艾依提。
寒来暑往,米尔班和同事把这趟列车营造成为一个充满爱的民族团结“大家庭”。“他们每次给我打电话都喊我可孜姆(维吾尔语,我的女儿),让我心里感到暖暖的。”米尔班·艾依提回忆。在一次值乘中,她巡视车厢时,发现有两位老人满脸愁容,通过聊天得知,这对老夫妇来自和田县,要去乌鲁木齐看病,人生地不熟,心里不免有些担忧。米尔班·艾依提悉心安抚两位老人,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让老人遇到困难随时给她打电话。随后,她又通过到达站联系上了医院,还安排人将老人一路护送到汽车站。后来,这两位老人把米尔班·艾依提认作了“女儿”,每次出门一定要坐她值乘的列车。
2023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迎来开行6周年。这些年,用情系紧“民族团结一家亲”红色纽带,传播党的声音,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始终是米尔班·艾依提在工作中践行的承诺。在这趟“金火车”上,她就是那朵最美的“石榴花”。
守卫铁路沿线安全,护佑粤东地区百姓安宁,广州铁路公安局惠州公安处普宁站派出所三级警长朱少铭爱岗爱民、以心换心。
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担当,选择了为人民服务。1997年,朱少铭以优异成绩从警校毕业,如愿进入铁路公安系统。2013年底杭深高铁厦深段开通,朱少铭调至辖有26.5公里线路的普宁站公安派出所葵潭警务区。他与沿线值守点的辅警、村干部以及村民拉扯家长里短,也把铁路安全需要大家维护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宣传了出去。
陂美村距离铁路线不足6公里。走访中,朱少铭得知有3位孤寡老人生活孤苦,心里很不是滋味。自那以后,他总会买些菜,给他们做饭,陪他们聊天。老人把他当成亲人,亲切地叫他“阿铭”。
多年来,朱少铭热心为大家排忧解难,为列车和车站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初心,赢得了同事们由衷的钦佩和群众的广泛信赖。
守土尽责 书写忠诚担当
无论热浪滚滚,还是数九寒天;不在乎密林深处,抑或是高山之巅。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同岗位的“最美铁路人”作出了相同的选择——坚守。他们立足岗位、尽心尽责,脚踏实地、执着坚守,充分践行劳动精神、展示劳动之美。
长白山腹地,有一群人用脚步丈量钢轨,书写新时代铁路工人的奋斗荣光。
绵延无尽的群山之间,铁路蜿蜒,桥隧相连。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通化桥隧第一维修小组长期扎根这里。
该小组成立于1990年,职工们担负着梅集、通灌、鸭大等普速铁路209公里内19座隧道、120座桥梁、387座涵渠的巡检、养护和维修任务,并负责处理线路两侧、隧道口附近的外部侵害。
春防融雪落石,夏抗酷暑洪涝,秋除枯枝倒树,冬战严寒冰雪。这群东北汉子靠着一双“铁脚板”,穿桥钻隧、上山下河,完成每天10多公里的设备检查任务,及时消除各类隐患,长年累月下来,密林深处硬是被他们踩出了一条条小路。
2022年11月,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长白山区。冰雪就是命令,小组成员们,顶着雨雪赶到现场,清理倒树、维护路基,连续奋战24小时排除了险情。
秦巴山区,山路弯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巴山线路维修一工队副队长王庭虎,如一颗道钉牢牢铆在铁道线上。多年来,王庭虎和他的同事们择一事、终一生,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用坚守和付出护卫着蜿蜒在深山中的铁路大动脉的运输安全。
陕西秦巴山区山险涧深、沟壑纵横、常年湿润多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王庭虎为代表的一代代巴山工务人扎根大山深处,硬是把地质条件最复杂、基础最薄弱、病害最严重的“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线”。
在王庭虎眼里,工作是追求更是责任。面对新的挑战,他始终坚守“巴山标准”,把前沿科学技术运用到养护维修工作中。现场总能看到他弯着腰、拿着道尺,奔忙在铁道线上的身影,那是他在研究如何提高线路设备养护质量。他带领职工摸索出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让工区取得连续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优异成绩。
工作36年,王庭虎将自己的大好年华默默奉献给了巍峨高耸的大巴山,把汗水和热爱洒满了朝夕相伴的铁道线。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