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1:28:37 来源: sp2024110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8月21日)我们继续系列报道“深改开新局”,聚焦高质量发展怎么干。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任务时特别强调,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支持要“有力、有效”。那么,什么是瞪羚企业?什么是独角兽企业?目前,对这些企业有哪些支持政策呢?我们一起去苏州看看。
在苏州市科技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上,收录着7万多家苏州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料档案,做到一企一档,每家企业的诉求信息都有详细记录。
江苏苏州市科技局创新服务处处长唐丽红:“我们的企业梯度有一个金字塔形的架构,从底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来是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培育梯度,按照不同维度,我们可以精准进行抓取,哪些企业需要扶持服务。”
在平台金字塔式梯度的上端是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这也意味着它们是当地重点扶持的对象。
在自然界中,瞪羚素以行动敏捷著称。而瞪羚企业因为具有与瞪羚“相近”的特征——个头小、跑得快、跳得高而得名,即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主要涵盖那些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同为科技型企业,和瞪羚企业相比,独角兽企业通常起点更高,潜在价值更大,核心技术更具颠覆性。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的名称来源于神话中的独角兽,象征着稀有和强大的市场潜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扶持帮助它们壮大,对于引领各个产业发展、抓住新机遇、抢占未来新赛道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这些领域更多代表了新的技术方向、新的产业模式、新的产业方向,对于整个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苏州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上,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可以为这些科技类企业精准画像,在掌握企业的具体困难后,为其提供精准的帮助。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瞪羚企业,这家公司深耕高纯电子材料领域,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制上积累了深厚的基础,攻克了部分“卡脖子”技术。眼下,企业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材料,如果研发成功,将助推我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因为涉及基础研究,研发经费和周期都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了解到这种情况,当地政府按政策及时给予了补贴,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针对企业在研发中遇到的困难,苏州市还帮助企业组建了研发平台,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协调资源进行联合技术攻关,破解行业发展难点和堵点。
2018年,苏州市在国内率先出台独角兽企业培育奖励政策、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构建以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标杆的科创企业梯队培育模式。
苏州追觅科技是一家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与AI算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一家独角兽企业。成立仅7年的时间里,这家企业生产的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少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行业第一。然而,这家企业在最初的起步阶段也遇到诸多困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追觅科技作为一家以扫地机器人为核心产品的企业,不但需要电机、风机等方面的硬件研发人才,也需要智能导航、算法等方面的软件研发人才,但是作为一家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初创企业,对人才往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针对此类情况,苏州市实施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招商项目给予“一事一议”重点支持。从对接洽谈、项目落户到人才的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建立保姆式服务体系,不但为引进的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更是通过政府站台的方式,坚定了他们和企业一起发展的信心。
追觅科技从初创时不到100人发展到现在有45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到6成。另外,得益于各级政府多样化的扶持政策,追觅科技从成立至今共获得超100种政策支持,获得各类补贴超9000万元,员工奖补超3000万元,覆盖1500人左右。人才的集聚,为企业的快速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和人才是助力企业度过瓶颈期的关键,而在企业开始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时,更精准的政策和服务也能帮助它们少走很多弯路,快速实现价值。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新光维医疗科技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当初企业选择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就是看中了苏州在工业和医疗产品方面的独特优势。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上下游联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在这里有充分保障,更重要的是,还有当地政府的精准对接服务。
在当地支持下,新光维顺利度过了孵化期,如今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产品也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在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也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事实上,在国际融资结构发生转变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开始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硬科技产业投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长城战略研究所的最新数据,2023年新获融资的独角兽企业投资方有半数具有国资背景。
积极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帮助企业获得成长的同时,苏州也尝到了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链不断拓展的甜头。
今年6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苏州独角兽企业共18家,位居全国前列,整体估值达到352.2亿美元,近4年整体估值增长超10倍。此外,苏州还有2000多家瞪羚培育企业。通常,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不仅是苏州,近年来,很多地区都依托自身的优势产业,让科技类企业和人才集聚的能量不断迸发,形成了整体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75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所依托的是新质生产力。对这些企业应该给予更多关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调整相应的政策和规则,耐心培育它们的成长。
无论是瞪羚企业,还是独角兽企业,它们代表的都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各地在落实“有力、有效”支持的同时,也都在积极尝试适合本地特点的不同的支持方式。总结起来,可以用“三个心”来概括。对于初创阶段的企业要像呵护婴儿一样的细心培育,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要用心制定相对应的政策规则。另外,还要耐心地去等待它们成长,帮助它们成长为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编辑:韦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