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1:24:48 来源: sp20241105
【光明论坛】
作者:顾伯冲(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
中国民航局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提出打造重大示范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期,各部门支持政策密集落地,通过创新赋能激发各领域发展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按下加速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为我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不断凝聚向“新”而行的共识、积聚以“质”致远的合力,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如此方能在全球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积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引发人类社会劳动方式与劳动形态的变革。日常生活中,共享经济、线上购物、移动支付等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崛起,其背后是社会经济层面的生产力变迁,也是体制机制层面的生产关系变革。这就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只手”协力推动,“市场之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之手”就要弥补市场调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不足,搞好谋划、推动布局、提供服务,使二者叠加互补。引导发展方式摆脱传统增长路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善于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今天,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各类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相互作用、迭代突破,发展的新能量不断集聚,成为全球生产力跃升的突破口。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快速崛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居全球首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领先优势,这正是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陆续发布或上市销售,内外资企业依托自身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围绕消费者需求积极打造优质优价产品,不少产品获得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亮眼成绩,折射了科技创新的价值与力量,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科技创新需要产业来承载,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产业这个着力点。着眼未来,我们要切实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力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充分发挥人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当前世界上引领前沿变革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无不聚集着大批多元化的顶尖科技人才,市场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目前,上海积极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试点,适应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构建人才早期发现、科学选拔、贯通培养的全链条、长周期机制;安徽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着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各项人才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应享尽享,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创新创业;河南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技能评价体系,面向劳动者开展大规模的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技能培训,全省新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居全国前列……各地在高素质人才“引育留用”上出实招、见实效,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日渐浓厚。进一步完善面向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人才支持与关怀,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等为导向的多维评价体系,激励人才创新实干,让人才大展身手,把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7日 02版)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