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3:20:46 来源: sp20241223
对于京沪两座城市的观众来说,只要打开票务网站就会发现,节假日期间能选择的音乐剧琳琅满目——
聚焦原创中文音乐剧、引进改编版中文音乐剧,既有《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主题严肃的名著改编镜框式作品,也有《阿波罗尼亚》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式驻演;既有《杨戬》这样饱含传统文化韵味的“新国风”中剧场剧目,也有《翻国王棋》这样充满异域色彩和想象空间的北欧传说小剧场剧目。仅仅上海一个城市,在2024年元旦这一天,可供选择的音乐剧剧目就达42场之多。
中文音乐剧市场的欣欣向荣,为冬夜注入了一股暖流,使文化消费市场生机勃勃。
孵化:原创音乐剧的尝试与探索
2023年12月22日,《翻国王棋》音乐剧出海被列入30个2023年度上海市服务贸易示范项目。这部环境式驻演小剧场作品于2023年2月完成签约,即将以版权输出、票房分账的形式进入韩国音乐剧市场,成为中国首部成功出海的原创音乐剧。
近年来,得益于上海的孵化环境,原创音乐剧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自小剧场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在2020年年中一炮而红之后,几十部小剧场作品集中出现在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中心的亚洲大厦、大世界,这里也迅速成了音乐剧观众最爱的文化娱乐基地。
“小剧场模式牵动整个行业往前走了一步,因为成本没有那么高,涌入了更多想要尝试的年轻人。”在《翻国王棋》总制作人王作文看来,依托剧场作为音乐剧孵化的主要前期要素,年轻的音乐剧创作者们能够在内容制作上进行大胆尝试,更加深入地挖掘文化和艺术内涵。
90后编剧孙浩程,就是这批年轻人中的一员。他连续参与了《杨戬》《南唐后主》等数部上海剧伙音乐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新国风”主题原创音乐剧孵化工作。“孵化过程中最难、同时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点,就在于我们的创作团队不是工业化的团队。”孙浩程介绍,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这样音乐剧产业已经形成高度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市场中,从业者往往具备从业经验,熟悉制作流程,清楚知道每场戏该讲些什么,什么样的故事最能够抓住观众眼球。“在完善的音乐剧制作体系中,只要按照所谓的模板去写,基本上每部作品的品质都能保持在水准线上。”孙浩程说。
“但原创中文音乐剧的孵化不是这样的。”孙浩程告诉记者,像“新国风”音乐剧《杨戬》,以及充满中国传统曲艺文化元素的音乐剧《南墙计划》,这些原创中文音乐剧的准备过程都带有年轻创作团队的探索性质,与欧美音乐剧工业化制作体系生产的“流水线产品”有很大不同。“我们的题材、演员条件、主创能力、审美取向,都与国外截然不同。一开始,我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个作品会长成什么模样,心中没有非常确切的目标,但是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方法,最终形成了优秀的作品。”孙浩程说。
《杨戬》导演刘晓邑尝试用中国传统舞蹈呈现“新国风”的故事,作曲张博将现代流行音乐风格与笛子、唢呐、箫等传统民乐乐器相融合,尝试解构类似于七言绝句或曲牌体的中式传统歌词。“从《悟空》到《南唐后主》,从《南墙计划》到《杨戬》,剧伙音乐的创作者们都在走这条路,用年轻团队旺盛的生命力和创作激情去和传统文化达成共识,和它交融着一起往下走。”在孙浩程看来,孵化原创音乐剧的过程本身并不排斥用西方音乐剧的方法,但要在吸收了先进经验之后,再创作我们自己的音乐剧。
对于中文音乐剧的孵化如何在融合中走出一条原创的道路,王作文与孙浩程的看法不约而同。有了《翻国王棋》成功输出海外的制作经验后,王作文所在的上海魅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迅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推出了环境式驻演小剧场作品《梦微之》,讲述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故事。“我们一直想尝试做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音乐剧,从《翻国王棋》和它的姊妹篇《灯塔》入手,我们才开始逐步掌握了小剧场的一些制作经验。”王作文介绍,《梦微之》算是一次创作方向转换上的试水,目前已演出75场,上座率达到七成左右,成效初见。“今年,我们还会继续创作一部以中国英雄故事为背景的环境式小剧场音乐剧。”
将《翻国王棋》的制作经验反哺到中国题材的原创音乐剧创作中,王作文表示,制作每部戏的落点其实都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灯塔》《翻国王棋》都是以小切口的故事承载了精神内核更为宏大的主题,所以《梦微之》也没有花费太多的篇幅去讲述整个唐朝后期的历史大背景,而是着眼在两位诗人的生平,尤其是彼此之间的友谊这一点上,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深入刻画,照见时代变迁。”
“我们的工作,既不是把完全传统的东西搬到舞台上,也不是要标新立异,做一些和我们生活毫无关系的东西。”尽管孙浩程多年学习戏曲,但他并不认为在原创音乐剧孵化中,只要简单把曲牌、平仄、韵律照搬到音乐剧舞台上就能成功。
“百老汇的音乐剧一句歌词可能就15秒,但15秒的内容其实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而中文作为象形文字,其内涵与国外的语言区别很大,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语调甚至格律。创作中文音乐剧,就需要用更加贴合我们国家的语言方式让人物进行对话、聊天、唱歌。”孙浩程也提到,虽然可以按外国音乐剧的方法来制作中文音乐剧,“但本土文化的内涵才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
引进:小剧场带动大市场
回溯京沪音乐剧市场的发展历史,2020年环境式驻演音乐剧《阿波罗尼亚》的“横空出世”必然是不能跳过的“现象级事件”。谈到这部作品在当时的“出圈”,出品方“一台好戏”副总经理袁齐坦言是个意外惊喜。
《阿波罗尼亚》的创排缘起于2019年上海推出的“演艺新空间”举措。袁齐向记者介绍,这一创新性举措鼓励制作方在非标准化的剧场里进行戏剧类演出的运营,“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就是让我们可以跳出传统剧场的场地限制,在比如商场、电影院、写字楼这样复合型的商业综合体内开展戏剧类的演出”。
上海逐渐涌现出一批由写字楼办公空间改造而成的演艺新空间剧场,楼上是小剧场,楼下仍然是写字楼和商场。这给中文音乐剧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这之前,其实我们一直是一家做传统大剧场巡演项目的公司,用租借场地的方式运营,在全国各地的剧场里巡回演出。”袁齐说,是“演艺新空间”给了中文音乐剧制作方一个契机,从而有机会在上海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剧场,可以在里面一直演出,不涉及去巡回场协调档期的问题了。
在西方的成熟市场,比如美国纽约百老汇或者英国伦敦西区,一部剧往往会在一个剧院一直演出,除非它运营不下去、票房下滑、入不敷出,才会换成其他的剧。《阿波罗尼亚》借鉴了西方音乐剧的制作经验,但又不止于完全照搬驻演的概念,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创了适宜本土小剧场的环境式驻演新模式。
如今在中文音乐剧市场,尤其是小剧场里盛行的正是这种环境式小剧场。介于正襟危坐观看的传统镜框式和观众追着演员跑的先锋沉浸式之间,《阿波罗尼亚》带动起了整个上海的演艺环境,把亚洲大厦打造成了一个文化地标。
然而这种模式的成功,也是因地制宜的融合与探索带来的意外惊喜。袁齐告诉记者,在《阿波罗尼亚》推出之初,并非抱定了要做非传统舞台的想法。引进改编为中文音乐剧之前,《阿波罗尼亚》在韩国是一个很传统的镜框式舞台作品,票房和口碑都非常好,是首尔大学路小剧场的票房之王。“当时,在做剧场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本的写字楼空间无论是长宽还是高度,如果按传统剧场的观众席布局,都没有办法给观众提供很好的体验。”袁齐说,“不够高,观众席就没有办法起坡,能放的座位数就有限,后面的人会被前面的人挡住;不够宽,做环形的观众席也行不通,因为那样舞台就会变得非常小,表演空间不够用。”
“最终,我们想到了适宜本土演艺新空间的解决方法。我们做了一个环形舞台,四面都是观众席,然后把整个演出舞台融入观众席里,让演员在观众的座位当中穿梭。”在袁齐看来,环境式驻演得以成功,其实是环境和主创的智慧互相作用,将西方经验与本土环境巧妙融合的结果。
有了成功经验,环境式驻演开始一部接一部地诞生,环境式驻演小剧场从上海开到了长沙、成都、广州,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如今,在全国已经有十三四个长期运营的小剧场,在音乐剧之外,还把环境式驻演小剧场的模式推向了传统戏曲的舞台,在杭州推出了另一部小剧场爆款——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与戏曲名家茅威涛的团队展开合作。
在输出韩国之前,环境式驻演小剧场作品《翻国王棋》已经积累了346场的演出经验,从2022年9月27日正式开演到现在,平均上座率达到70%左右。王作文告诉记者,在《翻国王棋》的带动下,制作方目前也有4部环境式驻演作品常驻上海的演艺新空间。
“小剧场具备一些先天优势,比较近的观演距离容易吸引忠实的观众,体验感肯定比在大剧场里面举着望远镜去看要更好。”袁齐介绍,《阿波罗尼亚》在全国的演出场次接近2000场,累计观演人次达24万人。“会员数据显示,一年至少会购买10次以上我们出品的环境式驻演剧目的复购观众,达3000人左右”。
小剧场的繁荣也激活了整个引进改编中文音乐剧市场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音乐剧的爆款IP纷纷登陆中国舞台,来自英国的《剧院魅影》,法国的《摇滚莫扎特》,俄罗斯的《安娜·卡列尼娜》……观众耳熟能详的世界各国音乐剧旋律都以中文改编的版本在我国舞台上唱响。
出海:合作模式与文化自信
作为第一部版权输出的原创中文音乐剧,《翻国王棋》自2023年2月和韩方签约以来,韩版的制作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王作文告诉记者,2023年5月左右,中方曾赴韩国观看了韩方的工作坊。“工作坊做好后,我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工作坊相对来说比较公开,有观众参与,目前韩国观众对作品的评价还不错。”基于此,韩国制作方目前的计划是于今年9月,在韩国正式上演韩版音乐剧《翻国王棋》。
“韩改”中文音乐剧曾长期活跃于中国音乐剧市场,数量达几十部之多,而《翻国王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出海。和不少“韩改”中文音乐剧一样,《翻国王棋》也采用了版权输出、票房分账的合作模式,王作文说,这种合作模式使得中方能对韩方在剧情和音乐上的修改保留绝对话语权,可以保证中方团队对韩版《翻国王棋》有较高的创作参与度,以确保韩版音乐剧的出品品质。“作为第一部版权出海的中国原创音乐剧,我们希望它无论是译配还是其他层面的品控,都在水准以上”。
虽然《翻国王棋》是以北欧神话传说为背景创作的虚构故事,但这部音乐剧传递出的精神内核与中国文化中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价值观有着深度的契合。也正是这种精神内核吸引了同样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韩国导演吴世爀。
“吴世爀告诉我,第一次观看《翻国王棋》的时候,虽然所有的文字都看不懂,但是通过感受人物表演状态和精神内核,就已经为英雄自我牺牲的主题和情绪所深深感染。”在王作文看来,使韩国导演产生共情的,归根结底还是“咱们中国人创作的故事”,“《翻国王棋》里人物的整体思维逻辑和思维模式,其体现的忠诚、正义等精神价值,正是我们从小到大所耳濡目染的。而这正是打动吴世爀的地方,使他坚信这部音乐剧在韩国也能获得观众喜爱。”
“我觉得,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一定必须讲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而是要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和视角去讲故事。”王作文说,“这是中国音乐剧人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能讲好中国的故事,还能讲好世界任何地方的故事。我们能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透过不同的故事,去感染世界各地的观众。”
(本报记者 吴潇怡)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