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23:54:41 来源: sp20241122
香港鲤鱼门村的义工给小朋友发放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材料。 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摄
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义工局)合办的第二届“香港义工奖”日前举行颁奖礼,共颁发超过2.2万个奖项,较2022年增加近3倍,充分反映香港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香港义工局主席彭韵僖说,希望借“香港义工奖”得奖者的故事,鼓励并感染更多市民特别是青年朋友、50岁或以上人群、首次接触志愿服务的人士投入义工行列,共建关爱共融的社会。
政策倡导激励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夫人、义工总领袖李林丽婵说,她曾经听过一句话:“生活的意义不在获得,而在给予。”疫情期间,香港义工积极参与防疫和各种相关工作。疫情过后,他们继续为社区提供各类型的支持和服务。义工的付出,不仅对受助者具有特别意义,对整个社会也有深远影响。
在本次颁奖礼上,最年长的获奖者是90岁的萧亚意。她从前在乡下种田,也不识字,从未想过会成为义工。直到2018年,她从乡郊搬到香港东涌,在社工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参与义务工作,并接受义工训练。如今,做义工已成为萧亚意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社区中心的义工活动,她还经常自发帮助有需要的人,也有长者主动联络她寻求协助。
萧亚意说,她希望以身作则启发他人,高龄长者不一定是被服务人群,义工不限年龄,活到100岁,也可以做义工。对于身体方面的挑战,萧亚意坦言:“体力有时难以支撑长时间活动,偶尔会感到辛苦。”但她同样坚信,只要有合适的平台和项目,高龄长者也可以发挥所长。身强体健的长者可以协助服务,身体较弱者可以做一些后勤支援。“做义工很有意义,能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她说。
香港义工局2023年委托香港恒生大学市场学系在当地进行“香港义务工作调查”,发现超过九成受访者在过去5年内曾参与义务工作,有三成多受访者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到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地方参与义务工作。受访者每月平均投入义务工作的时长约为12.84小时,义务工作的等值经济产出可达2106亿港元,占2022年本地GDP的7.45%。
彭韵僖说,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的嘉许认同,有助于推动更多人参与义务工作,她盼望本届“香港义工奖”能进一步推动香港义务工作的发展。
青年踊跃参与
“此次得奖者来自社会各界,大家所展现的善行善心值得肯定。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和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参与义务工作。”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说。
香港青年协会去年分别派出10名及14名青年义工前往杭州及上海,参与亚运会马术项目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义务工作。为期10多天的旅程中,青年义工们担任展品讲解、翻译、引路等工作。他们纷纷表示,外出交流的体验新颖,有助于开拓视野。
来自香港都会大学的包璇怡是杭州亚运会义工之一,她负责在媒体区服务转播商,协助翻译和接待等工作。她说,很高兴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不同新闻机构的采访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会了与不同人群沟通,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能够参与国家级展会,提供义工服务,我感到非常兴奋。”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进博会义工蔡迪龙说,与世界各地青年面对面交流、通过不同展区见识各地特色,都让他大开眼界。谈到在香港的义工经历时,他说,做义工让自己了解社会不同群体的需要,培养同理心,在学业以外实现自我价值。接下来他会鼓励身边朋友参与义工服务,助人自助。
传递向善力量
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开展“义工运动”,旨在通过鼓励市民参与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建立互助互爱、活力充沛的城市,传递向善力量。经过多年推广,义工文化在香港社会越发普及,做义工已成为很多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大大小小的慈善团体或非政府组织都会招募义工,服务范围很多元,主要包括五大类:一是动物福利,主要负责清洁笼舍、照顾动物、活动推广等;二是长者服务,包括家居维修、网页设计、文字翻译等;三是青年发展,负责课外活动策划及协助、担任工作坊导师、提供职业指导等;四是环境保护,包括环保教育、分类回收、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五是社区服务,包括项目策划、功课辅导、影片剪辑、为弱势群体衣食住行提供支持等。
香港也有多个义工配对平台,为当地数百家非营利机构、慈善团体招募及配对义工。义工可根据服务范畴、擅长技能、服务所需时数等一站式筛选、搜寻义工活动。
香港义工局是非营利慈善机构,经费主要来自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公益金、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以及各界捐助。义工局致力于承担枢纽角色,为香港市民安排义务工作机会,并为需要义工协助的机构招募合适人选。其下设有香港义工团,有志于参与义务工作的个人或团体可登记成为会员,年满6岁便可提出申请。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