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展陈点亮文化新图景(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聚焦文化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11-27 12:30:42 来源: sp20241127

  图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   李桂荣摄(影像中国)   图②:敦煌莫高窟。   刘平华摄(影像中国)

  “云上中轴”活动海报。   资料图片

  一座博物馆敞开一座知识的宝库,一场美术展推开一扇艺术的大门。数字技术的矩阵式应用赋予当下的展览以新形式新面貌,展品更加可感可触,内容日渐有声有色,观众徜徉其间,感受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数字展陈点亮文化新图景,让我们看到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澎湃活力,也促使我们思考数字时代知识传播与艺术呈现的无限可能。作为一种文化新业态,数字展陈引发的联动效应还在继续,对文化数字化的探索与思考也将继续。

  ——编  者  

  

  重塑展陈  更新体验

  孟  放

  博物馆热方兴未艾,艺术展里人头攒动,沉浸式展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说,观展已成为当下备受群众青睐的一种文化生活。同时,观展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既常常漫步于文物和艺术展品间,也习惯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聆听电子讲解,驻足数字屏前欣赏历史场景栩栩如生的复原,或是戴上虚拟现实设备体验一番穿越之旅,甚至足不出户通过移动终端的小程序“出入”展厅、遍览藏品。所有这些,都是数字展陈带来的观展新体验。

  数字展陈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展示方法相结合的新型展览形式。一直以来,公共展馆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发挥着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促进交流的作用。然而,信息时代文化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变,大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都对传统的展览方式提出挑战,数字技术无疑带来呈现方式的巨大改变。

  与传统展陈相比,数字展陈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多技术融合和全感官体验。数字展陈综合运用3D投影、全息影像、多点触控、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展厅的时空限制,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体验,展览信息量得到几何级增长。其二,强化故事叙述和情感连接。故事叙述可以帮助参观者更好理解展品的历史文化背景,情感连接能够使参观者与展品之间建立更深联系。其三,提升互动感和参与感。一些展览通过引入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和智能感应技术,借助互动装置,实现参观者与展示内容的多层次互动。

  可以说,数字展陈使得公共展馆的内容展示从传统单一的“开仓灌输”式,转化为虚实相融、人机交互、多媒体影像的“沉浸体验”式。这种转变,能够深度挖掘、生动展现展品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让信息传达更加直观、丰富、高效;能够降低门槛,使更多人便捷欣赏高质量的文化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性;也能够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促成大众与历史、艺术的深入对话。

  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览中,360度环幕展示放大国宝细节,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漫步紫禁城,近距离观察宫殿细节,体验传统节日庆典的热闹氛围。在湖南美术馆的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中,画家真迹与数字艺术相结合,齐白石不同阶段的艺术创造与人生篇章在光影空间汇聚,通过纤毫毕现的细节与真实细腻的影像,带人们感受画家的美学追求。

  这些展陈实践尤其体现了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积极互动。通过高精度的虚拟模型、高交互的展览装置、个性化的导览服务,以及基于文物的知识图谱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参观者能够在不接触原作的情况下,以360度视角细致观赏,甚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深入文物内部,加深对文物的理解。数字化不仅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还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与活化利用开拓更多可能。

  数字展陈作为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前沿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着展览行业的面貌。它不仅赋予博物馆、美术馆等传统文化场所以新生,还催生了线上虚拟博物馆、数字艺术节等全新文化消费场景,拓宽了文化产业的边界。再加上数字平台鼓励公众参与,人们在观展过程中不仅能观赏文物和艺术,还能参与线上讲座和美育课堂,学习技艺、即时沟通、分享心得,展览活跃度显著增强,展览的文旅溢出效应也愈加明显。许多文物大展、光影艺术展探索打通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密码。数字技术支撑下,现象级大展不断擦亮城市名片,为一场展览奔赴一座城的故事一再上演。

  重塑展陈,更新体验。未来,随着数字展陈技术的升级迭代,艺术创作、文物展示、文化教育等各个环节将更加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开放、互动、多元的生态系统,催生出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艺术形态。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展陈不只是数字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更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交汇点与生长点。

  作为新兴文化业态,数字展陈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些展览重形式轻内容,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徒有表面上的震撼,却未能传达出文化的丰富内涵,未能真正讲好故事。另外,技术成本过高、数据安全和观众隐私保护风险等问题也有待研究解决。在数字展陈的未来发展中,涵养数字人文精神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要忘记以人为本,注重数字技术与文化价值的深层次融合,创造既具有科技感又富含人文关怀的展陈环境,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共生,为观众提供更多优质精神食粮。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

  

  聚力科艺融合  激活文化瑰宝

  郭凯天

  随着全社会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开掘历史文化宝库,展现中华文化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日渐成为共识。与此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越来越频繁地与应用终端结合,带来诸多文化新业态。在这双重趋势带动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成为热点。

  作为数字平台,多年来我们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数字化工作,在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的合作中,在数字长城、数字中轴线等开发与展陈中,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为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也为文博数字化、文旅行业创新开辟空间。

  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转译,诠释“何以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陈,有赖技术和创意的双向奔赴。要想让观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既需要全真互联的技术储备,也需要革故鼎新的文化感知,从而转译好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我国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有幸参与到四川广汉三星堆的数字化呈现中来。3D文物展示、纹样与工艺解析、发掘坑介绍、互动探索,我们通过屏端的知识服务方式,拉近三星堆文明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这背后是一次次的学习吸收——深入三星堆文物宝库,理解历史内涵,精心选取最能代表三星堆特色又能回应观众关切的文物内容;也是一次次的提炼转译——找到数字化呈现的切入口,找到古蜀文明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进行深入浅出、“触手可及”的视觉呈现。未来还将通过三星堆专属数智人、文物增强现实互动、虚拟博物馆等,提供更多虚实结合的参观体验。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距离当下人们的生活较远。为了让当代人走近甲骨文,我们运用光照变换矩阵和微痕增强技术,人机协同生成甲骨实物的全信息数据模型,并通过字形匹配算法,推动甲骨文的高效查找与破译。同时,在“了不起的甲骨文”平台,我们采用象形造字、数字刻骨等互动体验让甲骨文成功出圈,公众可以在趣味活动中了解甲骨文及汉字演变,领略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追求文化景观的美感塑造,呈现“如画光影”。从视觉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别有一番美感,这种美感体现在严谨的秩序、动人的韵律、苍劲的线条里,也体现在古典建筑的一砖一瓦、服饰纹样的精雕细琢里。近年来蔚为大观的国风国潮,就胜在用恰当的视觉元素巧妙传达中华美学意蕴。

  传统文化的数字展陈也要通过艺术解析与沉浸式再现,把这种美感传达出来。我们的“云游长城”项目通过照片扫描建模技术,实现对喜峰口长城的毫米级测量,拍摄约5万张高清图片,生成超10亿面片的数字模型,实现高精度复刻。我们还参考当地县志中的植物图鉴,利用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种”了20万棵树,重现当地自然地理的植被景观。运用全局动态光照、计算机模拟物理大气系统、虚拟几何体和多象限贴图等技术,数字长城实现了季节、晨昏和天气的变化,让人们实时感受长城上的光影婆娑。

  除了光影之美,我们也致力于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人文之美。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映衬出中华文化的秩序感、平衡感,凝结着“中和”的哲学意涵。北京中轴线数字化成果“云上中轴”,不仅高仿真还原万宁桥、景山、正阳门等地标,而且融入历史时空中的市井烟火。“行走”于这样的中轴线,你耳边听到的是应时响起的暮鼓晨钟,是正阳门下的商贩叫卖,是戏楼里传出的京腔京韵,那一刻会对历史照进现实有更深体悟。

  满足文化接受的个性需求,增强“沉浸体验”。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观展活动越来越呈现线下与线上、真实与虚拟、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体验交织的趋势。数字展陈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云游敦煌”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壁画的方式,既可以按照朝代来参观,也可以由不同的壁画主题进入,甚至可以按照颜色来检索。松绿、空青、钴蓝等颜色连缀起当时印染手工业与美术发展图景,为人们揭示壁画艺术的丰富内涵。

  在数字场景中激活中华文化瑰宝,我们希望达到“人在画中游”的效果,让用户在指尖游览文化遗产时,仿佛在看电影、玩游戏一样,有贯穿始终的完整体验。对文化遗产“仰之弥高”可能引发敬意,不过也容易产生距离感,而影视与游戏的互动性、趣味性可以拉近人们与文化遗产的距离。在数字敦煌沉浸展上,观众可以佩戴虚拟现实设备,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飞跃云端奏响天籁之音,还有机会录制一段虚拟拍摄纪念视频。希望这种新颖的形式能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敦煌。

  这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给文化产业深度数字化进一步开辟了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秉持科技向善的初心,校准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做好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连接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让历史文化更好滋养当代生活。

  (作者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3日 20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