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5:59:44 来源: sp20241115
金泳成在做实验。
梁轶(站立者)与团队成员讨论项目。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997年10月,北京市第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成立。10年后,海淀创业园成为人社部与北京市共建单位,是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确定的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单位。
27年后,在中关村几家各有特色的创业园区中,这里依旧赢得不少海归青睐,见证着更多人的青春与梦想。
“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更好造福用户”
在海淀创业园,金泳成带领的津渡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津渡生科”)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创业团队,4位创始人平均年龄只有31岁,均来自牛津大学。金泳成本科就读于墨尔本大学,只用了3年时间就拿到了药理学学位,之后,他考入了牛津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在英国的校园里,他还遇到了未来将与自己同行的创业伙伴。
“我在深圳出生、长大,在南头中学读初中时最喜欢的科目就是生物,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以后会从事与生物相关的工作。”金泳成说。
拿到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后,2022年,金泳成创立了津渡生科,落地北京海淀区。他与团队专注于医学诊断大模型GeneLLM研发,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对检验数据、医学影像、心脑信号、多组学等进行多模态训练,帮助医生提高综合诊断能力。
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AIGC医疗健康专业赛中,金泳成团队拿下全国第二名,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那场比赛里,他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初衷。“学生时代,夸我们‘科研做得不错’的人很多。除了做科研,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更好地造福用户。”
团队里,一边是学生物学出身的研究人员、一边是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伙伴,专业背景不同,需要时间磨合。金泳成坦言,一开始也“闹过笑话”,“比如对同一个术语,生物学团队和人工智能团队给出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经过反复磨合,2年多时间里,金泳成团队尝试了100多种模型方法,最终决定聚焦GeneLLM,用以形成对多种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预后、用药指导和复发监控等能力。
“我们考察过许多创业地点,回深圳或者去上海都考虑过,最后还是决定来北京,这里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与收获。放眼全国,中关村都是智力优势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开启创业征程。”金泳成说。
“我算创业‘老兵’,艰难坎坷都走过,但没想过放弃”
2014年,留英海归梁轶决定放弃体制内的工作,开启创业之路。4年后,作为北京壬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来到了海淀创业园。
彼时,针对电力能源行业需求,梁轶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于电网和发电企业。
管理学的专业背景,让梁轶对市场需求很敏感。“比如,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仪是我们之前的主要产品之一,针对输电线路上极易发生的鸟闪、雷击等故障,进行精准定位和实时在线监测。以前要是发生线路故障,多数情况是通过故障指示器进行被动式检测,需要电网运检人员在事故现场,沿故障线路逐步排查,费时又费力还可能延误最佳检修时间。”他说。而在陆上及海上风电场,这样的设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风机被雷击后无法精准定位的行业难题。
这两年,在海上风电场,梁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与天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防腐涂料上。他说:“做好风电塔筒的防腐蚀很重要。从技术上来说,防腐涂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用于水下、一种用于水面之上,要能分别对抗氯与氧的腐蚀。在过去,这种涂料我们多数是用外国进口的,价格非常贵。”
“经过3年的努力,我们在去年8月终于拿下了这个项目的第一单,这对我们整个团队都是很大的鼓励。”梁轶说,“我算创业‘老兵’,艰难坎坷都走过,但没想过放弃。”
“在创新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董事长任闯看来,多年来,海淀创业园一以贯之的服务理念主要是围绕四个需求:创业企业的需求、产业的需求、人才成长的需求、政策服务与资源支撑的需求。
着眼于这几个方面,海淀创业园搭建了四组服务体系。一是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帮助创业者迈出第一步。
“第二个体系是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海淀创业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我们引进的创新项目绝大多数在硬科技领域。这个领域中,细分产业对专业服务的需求很大,我们不仅要解决创业者遇到的基础性的、综合性的服务需求,还要想办法帮他们解决产业化过程中专业技术的共性服务问题。市场拓展怎么解决?供应链对接怎么解决?这些对企业成长更具深度价值。”任闯说。
为了解决创业者普遍会遇到的融资问题,海淀创业园搭建横向赋能平台,通过股权基金等方式,对接金融服务机构,帮助园区内企业解决团队早期融资需求。
“近年来,我们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搭建数字化赋能平台,帮助企业对接相关专业机构,为其提供数据算力的基础要素、数字化办公产品、数字化管理手段等。”任闯介绍,创业园服务团队会围绕人才成长做明细,举办多种创业赛事、举办创新创业的社群交流活动,促进初创企业与园区的交流。“我们想真正帮助人才和企业成长,让这些项目长久地在创新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就在不久前,金泳成团队与华大智造在深圳举行揭牌仪式,双方共建医学大模型创新中心,将基于自身优势,在医学诊断、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入合作。金泳成坦言,对一支初创团队来说,能与行业知名公司联袂,是激励也是动力。
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创业者,金泳成相信,交叉学科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人工智能与工程学交叉等。这些领域都很有可能产生创业机会和新的科技创新产品,值得有创业意向的青年人重点关注。”金泳成说。
本专栏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海外网合作推出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