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进入地震高发期了吗?

发布时间:2024-12-24 05:27:14 来源: sp20241224

日本震后航拍画面。(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文/陈昊星

  近期全球地震频频。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大规模地震,震级最强达7.6级;1月3日,阿根廷5.5级地震;1月4日,斐济群岛5.7级地震……

  另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短短一个月,全球就发生了至少12次6级以上地震。

  地震多发,是不是表示地球已经开启了“震动模式”?

  2024年地震会更多吗?

  1月2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呈现7级以上大震活动由弱转强特点。

  2023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为2月6日土耳其两次7.8级地震。

  2023年全球未发生8级以上地震,最近一次为2021年7月29日美国阿拉斯加以南海域8.1级地震。2023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与1900年以来年均频次18次基本持平,显著高于2022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7次的活动水平,全球7级以上大震活动由弱转强特征明显。

  地震频次上升是否属于正常波动水平?2024年地震会否频次更高?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到多位地震专家表示,目前地震频度依旧处于正常波动范围。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2023年7级以上地震频度属于正常波动范围。从能量释放的角度,2023年虽没有8级地震,但用2023年地震数据不能对2024年的地震情况进行推测。

  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救援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贾群林看来,地震活动呈现一定周期性,2024年的地震活动性预计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不会更强,但频度可能会有增加。

  应加强地震应急防范意识

  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2023年95%的全球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欧亚地震带和澳大利亚板块东北边界。其中欧亚地震带发生7级以上地震7次,澳大利亚板块东北边界发生7级以上地震11次。2023年1月至6月,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4次,占全年总地震数的73.7%,呈现地震活动空间和时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

  最近,中国也发生了一些地震。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本来就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除了浙江、贵州,其他各省区市都发生过6级以上强震,其中有18个省区市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均每年要发生近4次6级以上地震。

  贾群林认为,目前,全球90%以上的地震依然发生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的活跃期通常为10年到20年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对比来看,未必已经进入到活跃期,但中国的地震活跃期尚未结束。

  他提醒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大陆已近15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从地震的周期性分析,我们面临的地情形势并不轻松,应当加强地震应急防范意识。

  地震逃生,躲还是跑?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逃生到底该躲还是跑?如何在地震等灾害到来时正确处置,争取最大的逃生机会?

  对此,贾群林说:“地震来临时跑与不跑关键看场景。”

  地震预防小贴士:

  1、地震来临逃生“黄金12秒”

  原则上在12秒之内可以跑到安全地带避震,否则建议选择就地躲避。跑的时候要尽量注意保护头部,跑到室外建筑物倒塌砸不到的地方。

  2、躲在小房间里生存几率高

  在室内尽量选择居中的承重墙侧躲避,符合条件的卫生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有水等资源,可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3、床上躲避脸朝下

  如果睡梦中被地震惊醒来不及寻找合适的躲避房间,则迅速滚到床边位置、脸朝下,并且用被子等柔软物护住头部,尽量避免被坠落物砸中要害。

  4、大型、结实家具可依靠

  像非常结实厚重并且大型的衣柜、保险柜可以作为我们躲避的依靠,有可能撑住坠落的重物,从而留出逃生空间。

  5、平时防灾知识学习、演练很重要

  灾害面前,有效逃生时间稍纵即逝。丰富的防震知识储备可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有效逃生避险,还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储备避灾物资;

  6、家庭演练很关键

  家庭中有孩子、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要在家庭演练中形成谁来帮谁逃生的习惯性记忆,这会极大增加弱势群体的成功逃生几率。

  7、精准反映信息

  灾害来临成功逃生后,如果看到有受灾群众被困,及时拨打救援电话,简洁精准地描述位置和现场情况,条件允许的话拍照片发给救援人员,这对搜救意义重大。

  8、灾区自救发动群众

  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灾区要尽量组织群众展开自救和互救,优先救助表面的受伤群众,这样效率更高。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