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00:59:54 来源: sp20241222
《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春节》短视频截图。
“博物汉字”团队在甲骨文文化节活动现场。
战马飞奔,车轮翻滚,士兵手持弓箭、盾牌列队出征……短视频里,一个个甲骨文字形动态演变而来的元素,生动展现了古代战场金戈铁马的震撼场面。近来,博主“博物汉字”用甲骨文字形配以动效制作而成的“三千年前系列”短视频在抖音平台获得超1760万次播放,吸引众多关注,网友纷纷感慨“象形文字的魅力,一看就懂”。
“我们团队成员是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90后,平时的工作是在一家字库公司负责先秦以前文字的相关工作。”“博物汉字”运营负责人黄丽洁向记者介绍,工作中,他们与甲骨文结下了深深的缘分。虽然团队规模并不大,全职参与内容生产的也就五六位成员,但大家都想借助短视频向网友们做好甲骨文科普,传播汉字文化,于是就“因为爱好聚集在一起,逐渐把爱好发展为自己的事业”。
“别看视频中有的甲骨文字形只是部分笔划在动,但我们一条视频的生产周期可能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之久。”谈起将策划转化为视频产品的过程,黄丽洁笑着说,“我们生产一条视频老难了,每一次都是慢工出细活。”
一方面,让甲骨文字形“动”起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筛选适合表现的甲骨文字形,到结合字形与含义确定每个字形需要动态处理的笔划,再到按照不同场景组合字形、设计分镜脚本,并借助特效软件生成最终视频,每一步都需要团队成员不断构思、优化,比如光是制作跳舞的“舞”这一个字,就花费了两三天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视频中甲骨文字形释义的准确性,“博物汉字”团队需要阅读大量甲骨文专业书籍,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有时还要去博物馆实地考证,这些验证的过程在他们看来“虽然耗时,但也是必需的”。
从最开始的甲骨文表情包,到用甲骨文演绎《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再到将甲骨文置身商周时期动态还原3000年前的各种场面,“博物汉字”团队目前已向网友们介绍了约300个甲骨文字形。
“用甲骨文演绎四大名著是我们的第一个原创视频系列,视频发布后得到了很多古文字圈内人士的认可;‘三千年前系列’则是团队在古文字内容运营领域沉淀多年的产物,每个场景都包含了我们对甲骨文字形的积累和理解。”黄丽洁说,他们推出的2个视频系列反响都很好,不少网友都说“三千年前系列”让每个字形的含义一目了然,给他们“打开了认知古文字的大门”。
现在,网友们在通过短视频认识甲骨文的同时,也会和“博物汉字”团队分享自己的甲骨文手绘作品,一些网友的创意还被“博物汉字”吸收进了视频当中。
“《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春节》的灵感就来自于一位小学生粉丝的投稿。这位六年级小朋友经常和我们互动,他画的甲骨文小人包饺子的场景画面感和趣味感兼具,‘人’‘鼎’‘皿’‘火’字都包含其中,给了我们很多启发。”黄丽洁说,“就在我们打算发布视频的前一天,这位小粉丝给我们发来了他的手稿,我们都觉得眼前一亮,立马将包饺子的画面加入视频当中。”
“不少小粉丝还会通过私信‘催更’,这种来自下一代的关注和互动让我们很有成就感,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以轻松有趣的内容形式深耕甲骨文‘轻科普’的信心。”黄丽洁表示,短视频拉近了人们与汉字文化的距离,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拓展短视频系列。同时,他们也正在筹划相关甲骨文出版物及文化节活动,希望可以把认识甲骨文、学习甲骨文的热度从线上延续到线下,让甲骨文和汉字文化走入日常生活。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