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6:17:06 来源: sp20250101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作为国内证券行业的新力量——外资券商正加速在华布局、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内资券商跨境业务发展也不断提速,存量规模已超万亿元。
外资券商持续补全业务资质
3月1日晚间,上海证监局核准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变更业务范围,一是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二是将“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自营”变更为“证券自营”。同时,上海证监局也表示,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应当为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业务依法配备有关人员、业务设施、信息系统和经营场所。
同日,证监会也对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资格事项提出反馈意见,一是需要补充说明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包括各项业务收入、利润情况,就公司是否符合“现有业务经营管理状况良好”进行论证。二是需要补充说明公司QDIE产品的投资标的、业绩及风险情况及上述资质获批情况。
2月9日,证监会对花旗环球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独资证券公司花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涉及六项内容,包括财务状况、信用评级及展望以及更新近三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的国际排名情况等。
目前,国内外资控股券商共有9家,并且队伍还在持续扩充。渣打证券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展业,还有18家拥有外资背景的券商正在排队申请设立。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然表示:“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持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力度,在银行、保险、券商、公募基金等众多行业和相关领域逐渐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以合资公司和独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国金融市场,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更加多元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理念。”
外资参控股券商在华展业持续完善业务体系,补全业务资质,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近日,深圳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深圳证券营业部2024年1月数据》显示,深圳证券分支机构2024年1月份营业收入排名第一的营业部正是来自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前海营业部,营业收入为4842.27万元,超越众多内资券商的“老牌强队”营业部。
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团队负责人杨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券商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虽然目前规模占比不大,但未来或将一定程度冲击国内现有券商竞争格局。这也进一步要求内资券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内资券商加速跨境业务发展
随着“引进来”的持续加速,内资券商“走出去”也正奋蹄疾驰。当前,获得跨境业务试点资格并实际展业的券商共有10家,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申万宏源证券。此外,东方证券具有结售汇(外汇)业务资格并实际展业。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最新下发的《场外业务运行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券商开展的跨境业务存量规模突破1万亿元,为10214.09亿元(不包括跨境ETF做市业务、结售汇业务)。其中,跨境场外衍生品存量规模达8254.27亿元,占比达81%。同时,分层、分化情况同样适用于跨境业务,跨境业务规模排名前3名的试点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合计规模占比达72.67%。
3月1日,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分别发布了《证券公司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问答》,明确了券商业务办理流程,包括内地券商可自主选择一家港澳券商作为合作券商(试点初期,内地券商仅可选择一家港澳券商合作,后续拟允许与多家港澳券商合作)等。
对于国内券商从事跨境业务的优势,杨超告诉记者:“一方面,内资券商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跨境业务拓展能够满足国内客户“出海”投资的多元化需求,这包括日益增长的实体经济境外融资需求及境内居民财富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在拓宽券商的收入来源的同时能够提升券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开展跨境业务能够顺应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趋势,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内资券商通常享有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更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实现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