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6:43:35 来源: sp20241124
本报记者 田 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壮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
“当前,长期资金入市迎来难得的机遇窗口期。”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断出台的政策措施,为长期资金管理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入市便利性、安全性持续提升;宏观经济恢复向好,让长期资金管理的投资回报水平有望提高。此外,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颇具吸引力的水平。
长期资金入市正当其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向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居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养老投资需求不断增加,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难得机遇。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不断推出资本市场利好政策,力促中长期资金入市。
例如,围绕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8月18日证监会提出,“支持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扩大资本市场投资范围”“优化投资交易监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8月29日,沪深交易所表示,研究推出基础设施REITs实时指数及ETF产品,配合证监会持续推动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降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和科创板的风险因子,延长投资收益考核周期,为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10月20日,证监会表示,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等。
除了在体制机制上不断优化入市环境外,当前A股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以及持续复苏的经济基本面,也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了有利“天时”。
“中长期资金通常追求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看来,今年以来,二级市场波动较大,经过多轮调整,目前大部分股票估值已处于较低区间,长线资金配置绩优公司股票性价比较高。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居民消费修复以及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较强韧性的支撑下,预计国内经济复苏具有可持续性。当前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相对较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安全性较高。
多管齐下加快入市步伐
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保持持续净流入,但其占比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入市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据证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
陈雳认为,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较低,缘于多方面原因。包括衍生品市场发展不足,缺少足够的风险对冲工具,以及市场交易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等。
事实上,监管部门正积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模式便利化水平等手段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董忠云认为,为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首先,要继续优化政策环境,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痛点。例如,完善权益投资的业绩评价等制度安排,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和“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中长期投资者更加注重长期回报。其次,要继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回报投资者的能力,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实施股份增持回购,规范减持行为、严格退市制度等,营造更好的资本市场生态。此外,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持续完善对外开放产品体系,为境内外投资机构提供丰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何晓宇则建议,未来应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将指数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纳入投资选择范围。同时,丰富场内外金融衍生投资工具,优化各类机构投资者对衍生品使用限制,提升风险管理效率。(证券日报)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