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17:46:01 来源: sp20241224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 董雪)2023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15日在上海青浦举行,在当日举行的“科创引领 产业赋能”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平行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科创”等关键词,讲述了长三角科技创新从“加法”转向“乘法”的新探索,为加快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言献策。
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现场 受访者供图
是上海的产业园,也是长三角的产业园
在上海的科创园区中,有两个著名的“湾”——一个是围绕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打造的“大零号湾”,一个是以同济大学为创新策源的“天骄湾”。记者在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平行论坛上了解到,“两湾”正大力促进长三角科创协同发展。
大零号湾,位于黄浦江的第一湾。“大零号湾与江浙皖水陆相连,大零号湾不仅是上海的大零号湾、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大零号湾,将承担起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使命。”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副主任罗金才说。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最初建筑面积仅数千平方米。打造规模化、多元化的科创空间,建设新型研究平台,携手行业领军企业,试点探索技术成果转化……如今,连同闵行“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零号湾”已拓展为“大零号湾”,与上海北部的杨浦国家创新城区、东部的张江科学城、西边的青浦华为基地一起支撑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从常熟同济科技园,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同济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代表同济大学国家科技园的“天骄湾”近年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希望在智慧交通和数字城市两大应用场景重点发力。
“常熟同济科技园成立于2011年,成为长三角深化校地合作、提升社会服务功能重要载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同济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希望打通的是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及高校创新团队的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上海同济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震说。
长三角与科创领军企业互相赋能
作为新能源充电企业,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昆鹏深刻感受到长三角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
“特来电在全国构建了以新能源充电网、微电网和储能网相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其中长三角地区已建设220个以上的新能源微网。”王昆鹏说,“新能源微网最大的好处是实现‘就地’新能源发电和用电,平衡电网峰谷差,实现收益增值。不仅方便大规模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给车主带来便利。”
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现场 受访者供图
西井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企业,现已服务于海陆空铁工业物流园区等多个场景。“我们的第一个商业化订单就是在长三角落地的,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又从长三角走向了世界,在全球累计服务了160多个客户。”西井科技首席财务官陈怡斐说。
在这个过程中,长三角的人才、产业链、物流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怡斐举例说,“长三角一直是面向全球的窗口,这帮助我们成长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与全球头部企业合作,不断技术迭代。”
生物制药也是长三角大力支持的产业。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介绍,公司扎根上海、立足长三角,已在全球上市了5款抗体产品。
这与长三角的科技创新优势是分不开的。“今年初,我们跟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联创中心,利用双方资源加速创新。”单永强说,“例如,我们提出了抗体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共性问题,在国创中心的帮助下,与华东理工大学、江苏一家仪器和物料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合力推动产业升级。”
多方联动打造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银行在长三角区域出台了一些特色政策,比如打破壁垒,跨区域对长三角企业进行授信支持,我们在这方面对于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都有全方位的产品,做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杨嘉文说。
金融是科创的重要支持要素。杨嘉文表示,对于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最核心的是要打造科技创新竞争力,而金融要与多方联动,包括高校、园区、孵化器、企业等。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了科技金融专家顾问委员会,邀请5名院士以及行业专家组成委员会,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支撑。“同时,我们也会与VC和PE合作,一方面,帮助企业家们减少早期股权稀释。另一方面更早介入初创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以达到后续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杨嘉文说。
将各类创新要素对接起来,信息资源也是生态的一部分。“我们在科创方面做的服务,面向政府、资本和企业三方面。例如,投资机构经常要研究某个技术方向,需要找相关行业人员迅速了解技术,然后再决定投或不投。”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如杰介绍,“我们帮很多科创企业找到相关行业的技术、有经验的人,提供商业决策咨询等。”
对于加快区域一体化改革创新,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市场机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院长王振表示,一是消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流动畅通;二是加快推进市场设施一体化建设,在现代流通网络、交易平台、市场信息交互渠道等三个领域,推进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平台链接和数据共享;三是促进跨区域的创新飞地和合作园区建设,通过构建财税共享机制,促进科创成果产业化项目向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地区布局,实现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
2023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由新华通讯社为指导单位,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青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责编:郝帅、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