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0:19:28 来源: sp20241130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作出部署。近年来,普惠金融在助力小微企业等领域承担着重要使命,发挥出重要促进作用。现阶段,普惠金融赋能小微企业还存在哪些堵点?下一步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疏通堵点,促进金融资源全面赋能小微企业?
侧重金融与经营赋能
小微企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普惠金融应该如何帮助其解决资金难题、增强韧性?在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暨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学术峰会上,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表示,目前需要帮助小微企业的不仅是基础金融业务服务,更重要的是给它们赋能,包括金融能力赋能和企业经营能力赋能,才能更好建立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的生存能力和生态。
其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赋能很常见,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也在探索多部门联动帮扶小微企业。“吉州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以及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对接走访后,从开始准备贷款到资金到账整个流程,只花了十几个工作日。”江西吉安市吉州区的汕洋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柏初说,作为一家新成立的从事菌菇种植的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购买温控设备,四季不间断生产的计划一直无法实现。当地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与吉州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支持,提供小微信用贷100万元,同时由财政对部分利息进行贴补,既让企业得到资金支持,又节省了融资成本。
《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专家认为,金融机构通过完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来提升小微企业的财务韧性、融资条件,同时也能增强应对风险能力,最终提升的是其金融能力。
金融健康是保障,经营健康是基础。小微企业具备这两大能力才能进入正向循环,盈利水平、财务状况、资金储备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程瑞表示,金融机构要做精主业,为小微企业赋能,提升他们的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禀赋,为他们建立一个提升经营能力的平台,为提高其经营能力承担起金融机构应尽的责任,最终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自我生血、造血的能力。
数字探路压降风险
《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依托数字化渠道对接线上场景,紧贴小微企业和“三农”、民生等领域提供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
专家表示,无论是从近期各大商业银行中报,还是从监管部门政策引导,数字化赋能小微企业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共识,目前已经逐步从政府推动变为金融机构自主的长期经营行为。
进一步看,如何用数字化手段探路普惠金融?微众银行的数字普惠服务提供了经验。微众银行作为一家数字银行,企业金融的客群聚焦小微企业,70%多的用户都是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人数在10人以下的微小型企业。微众银行的特点是没有网点,这该如何来服务数以亿计的C端消费者和超过410万的经营主体?
“通过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精细运营,形成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数字化普惠小微模式。”微众银行行长助理公立表示,数字化风控是最大的突破,过去主要侧重聚焦于企业主个人信用,也就是个人经营贷,其次看抵押物、担保物。该行建立了企业与企业主的双维度数字化风控体系。简单来说,即将企业主个人的信用数据和企业的经营数据合二为一,在贷前授信评估体系里面,既有基于企业主个人的信用评估维度,也有结合工商、征信、电力等可用于评估企业信用偿债能力的第三方具有公信力的数据。
数字普惠服务小微企业在银行业中广泛运用,金融机构要及时通过模型、数据等有效地识别风险、压降风险,为小微企业增强韧性保驾护航。天眼查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陈倞表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下的数字普惠金融既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完善了金融服务网络,又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风险,提高了个体层面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有效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从目前来看,数字普惠精准触达、获客的优势明显,还有数字化客户的精细运营也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
聚焦痛点细化服务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面临“三无”的窘境,即无报表、无信息、无抵押,同时存在“三高”特点,即高成本、高价格和高风险,这是金融机构在实施普惠金融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状。银行如果用传统的信贷方法来做,那么这个硬骨头是难啃的。
虽然普惠金融这几年取得快速发展,但是对一些长尾的小微企业来说,“三高”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专家表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两端需求信息不对称,解决好“三高”问题,将成为银行业新的蓝海领域。
怎么样来化解“三高”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从金融功能的资源配置、风险配置、信息服务3个角度往下延伸来讲,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做了诸多数字画像,无论是“三高”还是其他一些特征都是比较清楚的。他认为,小微企业千人千面,只有把小微企业需求研究得非常细,无论是通过线上手段还是线下手段,才能够有相应的产品、服务来专门提供。
从长期看,小微企业最大的刚需是生存和发展。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不是给小微企业一笔贷款之后就万事大吉,还要持续关注小微企业经营波动过程中风险、需求的变化。专家建议,金融机构要适时地调整和客户之间的贷款方案、长贷方案,追加贷款方案,这样才能平衡客户的需求和金融机构自身风控之间的关系。
王宝会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