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7:43:50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贵阳1月26日电 (周燕玲)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国家队”医疗服务,这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如何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大作用?成为贵州省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图为会议现场。瞿宏伦摄为了让老百姓就近享有公平、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2019年国家提出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截至目前,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达125个,贵州先后获批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资料图: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周燕玲摄贵州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医生吴强介绍,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对贵州疑难危重症诊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产生了引领和提升作用。如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自2023年4月6日正式揭牌开诊至12月31日,门诊就诊患儿18.5万人次,开展各类儿科疾病手术治疗3400余台次,在贵州省内率先开展39项新技术。
资料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举行的义诊活动。瞿宏伦摄吴强认为,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项目医院独立运行能力和相应配套的机制尚薄弱;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和人才归属政策亟待完善,对贵州各相应专业整体服务能力提升的带动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引领贵州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还未全面建立等。
为此,吴强建议,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行配套机制,压实项目医院人才培养、引进及使用的任务,健全对输出医院引领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同时,由于贵州五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的规模、专业范围等各不相同,各依托医院的水平和投入也存在差异,故应在努力解决以上困难和问题中,建立一院一策建设方案、个性化考核指标,并将个性化考核指标纳入各依托医院的公立医院综合考核体系,持续跟踪问效问责。
民建贵州省委会在一份集体提案中建议,探索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考核评价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挂钩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项目医院建设积极性。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尽快成立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议事协调机构,定期调度各省区项目建设进展、推动解决建设过程中涉及重大改革探索的具体问题,推动制定针对输出医院的一系列激励支持政策,让输出医院在专家派驻、资源下沉中,更好发挥优势作用。
民建贵州省委会还建议,统筹协调职称评价机制,来黔专家在黔工作期间,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因本地工作而产生的发明专利等知识技术产权,隶属于本地区域医疗中心,但在职称评价机制中同样适用于派遣医院。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充分鼓励来黔专家与本地依托单位共同联合申报,将先进的实验技术与成熟的科研体系与本地临床实际相结合,找出对罕见病、地方病诊治的方式方法。(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