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5:06:28 来源: sp20241216
中新社 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李晓喻)据官方最新统计,中国目前已与22个非洲国家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合作举措,也是中国为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的最新贡献之一。
近年来,受逆全球化加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影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任琳指出,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增加了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治理呈现碎片化趋势,治理赤字也越发凸显。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始终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开放合作,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提供重要思路。
6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开幕,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600位中外各界嘉宾相聚大连,共议“未来增长的新前沿”,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路径。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针对一些国家推行“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阻碍多边经贸合作势头,中国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力挺开放,中国不仅有主张,更有行动。
从持续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到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生效、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国不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自身、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有效方案。
不论是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还是首倡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起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中国近年来为全球贡献了大量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用实际行动丰富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例,据官方统计,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3800亿美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姜荣春说,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密切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引擎。
在公共产品不断“出新”的同时,中国还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现有多边平台,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南南合作,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份额和投票权方面的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9月4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举行,北京街头氛围浓厚。图为北京市北辰路悬挂“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道旗。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全球南方”合作新的潜力和可能性。有外媒评论说,这反映出中国正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背后的主要力量。
中国从75年前“一穷二白”逐渐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是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整体崛起的缩影。
分析人士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版图,既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又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占忱说,今后中国料将继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