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7:57:12 来源: sp20241225
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景区。 谢尚国摄(人民图片)
位于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景区。 段长征摄(人民图片)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赵广亮摄(人民图片)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其中包括15项世界自然遗产和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申遗成功的背后,是中国保护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不懈努力。
保护管理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国依托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世界遗产实施高效保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全球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目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总面积已达到7.9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上百个自然保护地,实现了对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的有效保护,向世界展现了在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方面的不懈努力和责任担当。
2017年起,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社会各界对自然遗产事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参与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中国涌现出大量保护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黄山创新性地提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有偿救援制度;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遗产地内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泰山建设了“智慧泰山”综合保护管理体系;武夷山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三江并流将遗产地及其缓冲区内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全部取缔;黄龙将濒危物种兰花的克隆繁殖研究作为旗舰科研项目;梵净山实施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工程等。
获得国际认可与荣誉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中的权威评估,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或“较好”的比例为63%,而中国则高达89%;全球7%的遗产处于危急状况,中国却无一例。
这表明中国在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上不仅达到了国际标准,更明显超越了国际平均水平,展现出了卓越的保护成效。
伴随着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中国在世界遗产地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方面的示范性工作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更赢得了高度赞誉。
在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修复方面,三江并流遗产地内的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廊道修复项目,以及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盐城遗产地的滨海湿地修复项目,均入选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青海可可西里遗产地的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状况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进行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旗舰物种藏羚羊、野牦牛数量持续增长,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始终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以及云南三江并流等遗产地,各级政府基于当地特色,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在平衡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消除贫困、强化遗产价值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等荣誉。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实践,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地不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展示美丽中国风采的典型代表,更日益凸显出中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及卓越贡献。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