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榕江:加速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数智“玩法”

发布时间:2024-12-25 16:24:50 来源: sp20241225

   中新网 贵州榕江10月29日电 题:贵州榕江:加速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数智“玩法”

  记者袁超 刘子衿

  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数字经济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动方式,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创造、销售、交付和交换,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抓住这一机遇,近年来大力发展短视频、直播电商、线上营销等新业态,深入实施贵州电商发展“十百千万”工程,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加速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数智“玩法”,助力榕江县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看到这里的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人人都是代言人、人人都是“推荐官”,他们有一个新的身份——“数字新农人”。

资料图为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媒体创业让返乡青年找到了归属感

  村里的农特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线上营销这个新媒体赛道,卖到粤港澳大湾区、每天天麻产品交易额30万元左右……这是榕江县“90后”青年唐胜忠返乡创业短短一年多时间交出的成绩单。通过加入新媒体发展赛道,他带富了一方乡亲。同时也在加速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数智“玩儿法”。

  2021年的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成立,吸引了4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唐胜忠所在的贵州山呷呷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图为在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内,主播在直播带货天麻产品。 中新网 记者袁超摄

  “这是新鲜挖出来的天麻,可以炖鸡、泡茶”“纯天然杨梅熬制,收到货后要放进冰箱”“我们青白茶茶汤绿明清亮,茶香淡雅,色翠而幽香……”唐胜忠和同事们的直播带货声此起彼伏,网络订单不断刷新。

  2022年3月,在外打拼了7年的唐胜忠看到家乡发展新媒体的势头,毅然决定从广州返乡创业。初回榕江,唐胜忠开始和团队创作剧情,拍摄短视频推荐家乡小丹江苗寨。夏日的午后,稻田里虫鸣蝉叫,鱼儿在清澈的河流里畅游……苗寨里一幕幕淳朴的原生态美景出现在各类短视频平台。“成批的游客不断涌进苗寨。”唐胜忠告诉记者,藏在深闺的村寨文化、特色产品一下子就被挖掘出来了。

图为唐胜忠以家乡小丹江苗寨为创作背景,拍摄短视频。受访者供图

  “游客几乎都关注了我的社交账号,带回去的农特产品吃完后又会通过线上来找我回购,有的甚至还形成了长期合作,订单不断。”唐胜忠笑言。

  曾经的榕江,是国家级贫困县,“摆脱大山,外出发展”基本成了当地年轻人的共识。而如今,这些走出大山的年轻人更想借助互联网优势,带着家乡一起走出大山。

  换上侗族服饰,调整手机支架方向,吴帮云在母亲的配合下进入直播,母亲负责做家乡菜,吴帮云弹奏侗族琵琶,唱着侗族大歌,短短15分钟,已有1000多人收看直播。直播间,她是网友口中的百灵鸟——“侗寨小吴”,关掉直播,回到工作中,她是晚寨村的党支部书记。

  受县里发展新媒体产业思路的影响,吴帮云注册了社交帐号,工作之余拍短视频展示乡村美景和民族风情。在积攒了一定的粉丝量后,吴帮云开始直播带货,把村里农户种植的水果、酿造的蜂蜜等特色产品推销出去。

  吴帮云介绍,尝到了网络带来的红利,现在村里许多农户都开设了帐号,通过直播,带领网友一起去池塘抓鱼、去山上摘果,让大家从云端直接来挑选想要购买的产品。“平常一天有300元至400元的交易额,最高可达2000多元。

图为在榕江县本地主播身着民族服饰带货茶叶。 中新网 记者袁超摄

  “一部小小的手机既扮靓了乡村,又富裕了自己。”吴帮云坦言,村里返乡青年通过新媒体创业,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让乡村生活变得更具活力和有趣,曾经想摆脱的大山,已成为大家安心生活的归属地。

  “浪潮里的弄潮人”寻找到价值所在

  戴瑶瑶在榕江村超举办期间,随手发布的一条视频收到了10万的点赞和超4000条评论。凭借着网友对村超和榕江浓厚的兴趣,戴瑶瑶开始了短视频创作,视频里她通过展示当地侗族不同的民族服饰,粉丝量瞬间涨到了7万。

  依托榕江县官方设置的免费摊位,戴瑶瑶在村超现场经营起民族服饰出租拍照的生意,一时间,穿着民族服饰看村超几乎成为每个女生来到榕江必“打卡”的项目。戴瑶瑶笑言:因为她们喜欢漂亮的服饰,哪怕她们不懂足球比赛,都愿意从天南地北飞过来体验一次“变身”侗家阿妹。

图为戴瑶瑶(中)身着侗族服饰与前来参加村超的潮汕英歌舞表演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线上“种草”侗族服饰的网友不计其数,戴瑶瑶直播间里常常被“上链接,想购买”的评论刷屏,推出的各类创新侗族蜡染服饰,仅两个星期的时间销售超700件。“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也是在边学边做,新媒体浪潮中,促使我在不断‘开发’新技能。”

  今年30岁的刘婷2012年来榕江旅游时,便被当地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一直想来此生活的她,终于在2019年找到了机会。看准当地新媒体产业兴起的时机,在电商领域打拼多年的刘婷加入到了当地的新媒体团队,除了自己带货,她还对各村寨的“新农人”们展开新媒体培训,来榕近5年的时间里,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榕江从事新媒体行业的人越来越多。

图为在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内,刘婷在直播间带货当地特色农产品。 中新网 记者袁超摄

  刘婷介绍:“新媒体产业园成立以来,每个月都会针对各村主播进行一到两次的培训,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新媒体市场的变化,以此来保证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中不掉队。”

  “教会农户,教富农户,这就是我来此工作的价值所在。”刘婷说。

  在榕江人人都是“家乡推荐官”

  相比于滔滔不绝的带货直播现场,罗幸金的直播现场显得格外安静。戴着老花镜,仔细翻看直播间网友提出的诗句与成语后,56岁的罗幸金弯腰、弓步,手握着毛笔,在纸张上落墨,一气呵成书法。罗幸金说:“书法不仅要写得大气,还要个性十足,更要有神韵。”

图为罗幸金在直播间向网友展示书法。 中新网 记者袁超摄

  看到榕江新媒体产业如火如荼发展,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罗幸金萌生了当主播的想法。2022年4月,他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学习相关操作,并注册“罗幸金书法”帐号正式开启了他的直播之旅。

  罗幸金认为,顺利开设直播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留住网友观看。为此,他跟着产业园内的年轻主播学习,还制定了一套直播计划:每天直播两场,第一场是网友吃饭玩手机的时间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第二场是网友下班回家休息的时间晚上8点到10点。“有时候播开心了把时间搞忘了,播到了凌晨12点还舍不得关直播。”刘幸金向记者打趣道。

  在刘幸金看来,直播既打发时间,还可以宣传书法文化。“太多本地的网友都私信我,想让孩子跟着我学习写书法,我坚持写书法40年了,觉得有很大的意义。”

  小县城,大产业,鼓腰包。在田间地头,一句句分享种植故事,介绍产品特点的“榕江普通话”冒出,农户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产品的推荐者,更是市场的受益者。在县城街道,举着手机拍摄、直播榕江烟火气已成为榕江各“百姓主播”的常态,尽管不是专业的主播,但是,他们依然用最饱满的热情推荐榕江景点、美食和文化,邀请网友前来榕江。

  乡乡有网络达人直播服务中心、村村有新媒体直播团队、寨寨有“村寨代言人”……如今的榕江,人人都是“家乡推荐官”,数字经济产业助长了大山里新经济不断发展的强劲势头。(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