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道中华”良渚行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活动在杭州余杭举行

发布时间:2025-01-07 21:35:47 来源: sp20250107

  9月7日,由浙江省民宗委、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中国民族报社主办,杭州市委统战部、杭州市民宗局、余杭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共同承办的中华文明探源——“道中华”良渚行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浙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的实践与经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不断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民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志伟,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民族报社、省民宗委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杭州市民宗局及余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省、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等代表和各界人士约100人参加活动。

  现场举行了中华文明探源——“道中华”良渚行启动仪式,中国民族报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察点(余杭)授牌仪式,为观察点特聘专家颁发聘书,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员队伍、宣讲员队伍、志愿者队伍授旗等环节。

▲ 王延中

《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

▲ 魏坚

《考古学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 章永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浙学》

▲ 刘斌

《良渚文化、良渚古城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本次活动,邀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专家作交流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院长、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王延中就以铸牢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主旨发言;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围绕考古学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作交流发言;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章永乐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浙学作交流发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刘斌围绕良渚文化、良渚古城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作交流发言。

  李志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包括良渚遗址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有力实证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他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共同探究包括良渚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一起挖掘发生在之江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全方位展现新时代之江儿女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图景。他表示,中国民族报社将以此次活动为样板,进一步密切与相关领域与地方的合作,充分利用“道中华”的内容优势、平台优势和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深入展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供资源,共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鲍秀英指出,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持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次研讨交流活动,必将进一步引领社会各界领略良渚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当代价值,准确把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现路径,更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她强调,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要进一步发挥浙江文化优势,探究新时代弘扬良渚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形成一批让民族工作者和各族干部群众看得懂、读得进、有效果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要全景化例证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省域实践,全方位展示浙江民族乡村在“八八战略”引领下发生的精彩蝶变,全流程呈现全省各族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和营造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调研考察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通过文物展示、遗址现场展示和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参会人员深入感悟了良渚文明的璀璨。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安宁宁

  编辑制作 | 章音頔

  来源 |浙江民宗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