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合作·开放——从第八届丝博会看“一带一路”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11-14 20:35:32 来源: sp20241114

  新华社西安9月24日电 题:联通·合作·开放——从第八届丝博会看“一带一路”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王泽昊、张思洁

  金秋九月,灞水之滨。以“深化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为主题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24日在古都西安落下帷幕。

  60余场投资促进活动,41个国家73个国际商协会、企业参展……在八方宾朋的见证下,丝博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充分发挥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不断汇聚起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开放共赢的强劲动能。

  互联互通,往来更便捷

  20日,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开幕当天,一列满载汽车配件、家具家电、太阳能光伏产品等货品,横跨里海、黑海的中欧班列(西安)驶出西安国际港站,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国后将最终到达德国曼海姆,全程1.13万公里。

  “此次开行的班列,是跨里海15个成员单位首次在中国组织的联合发车仪式,标志着西安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

  9月20日,中欧班列(西安)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发车仪式举行。(新华社发)

  共商建设互联互通的大通道,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机遇。20日下午,国内外贸易物流企业负责人围绕中欧班列运行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如何更高效便捷深入洽谈。

  “我们这次来西安,就是为了洽谈关于巴库航线方面的合作,未来把更多优质的商品从中国引进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阿普谢隆国际物流中心物流总监福阿德·艾哈迈多夫说,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建设将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满载的是商品,传递的是希望。跨越山海、横贯亚欧的中欧班列(西安),开行十余年来持续释放活力,已成为联通亚欧贸易的“黄金通道”,造福沿线国家。自2022年4月首开跨里海和黑海班列以来,西安跨里海班列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过去的“每7天1列”提升至现在的“每周6—7列”。

  经贸合作,机遇更丰富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参展商李辰阳,将家乡的老字号手工艺品带到了本届丝博会。富有异域特色的毯子、包具、餐盘等精美商品,引来众多顾客驻足选购。

  2018年,李辰阳来到中国留学并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短短6年时间,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还敏锐地抓住了中乌经贸合作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9月22日,李辰阳(左一)正在向顾客介绍乌兹别克斯坦手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王泽昊 摄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中亚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得益于‘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我在北京、杭州开了两家专卖乌兹别克斯坦手工艺品的商店,现在公司的员工达到了50人,生意渐入佳境。”李辰阳说。

  巴基斯坦的特色家具,尼泊尔的羊绒围巾……走访本届丝博会的国际交流展,记者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展销商,纷纷来到中国寻找生意上的伙伴。

  尼泊尔尼中经贸协会主席阿努伯·巴塔来依,这次和多家尼泊尔公司负责人来到西安。他说:“上世纪60年代,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后,我多次往返中国多个城市,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中国市场很大,经济很有韧性,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尼泊尔商品走进中国。”

  开放共赢,前景更广阔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许多外商的共识。

  在本届丝博会期间召开的“全球知名跨国企业走进陕西”活动上,欧葆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柯烨明表示,中国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对在中国增加投资发展业务持乐观态度。

  来自法国的欧葆庭,是一家专注提供养老康复服务的公司,2013年入驻中国以来,已在南京、上海等地开办了养老中心。“中国近期的一系列改革和开放举措,为老年护理服务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我们这次到陕西,就是希望寻求在中国西部发展的机会。”柯烨明说。

  9月20日,来自伊朗的参展商(右一)向观众介绍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开放带来新机遇,合作带来新发展。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成为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投资热土。

  作为本届丝博会的前期开工项目,克诺尔轨道交通系统一体化生产基地前不久在西安浐灞国际港开工,项目占地面积48亩,总投资5亿元。德国克诺尔集团亚太区董事白迪森说:“我们在这里投资,是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希望依托西安辐射中国西北,希望我们的产品今后能搭乘中欧班列辐射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责编:徐祥丽、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