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9:53:08 来源: sp20241101
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发展的基石,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是非洲国家的普遍期待和迫切愿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发展红利直接惠及非洲各国的千家万户。
近年来,非洲大地上,一大批铁路、公路、港口、电站、医院等基础设施陆续建成。中非基建合作成果遍布非洲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推动非洲工业化、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为非洲发展打通新脉络。
这是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非盟总部所在地非盟会议中心(2023年1月8日摄)。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援助非洲标志性项目之一。
这是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2023年1月11日摄)。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
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的火车驾驶员蒋立平(右)与学员霍勒斯走过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蒙内铁路)机车(2023年5月23日摄)。运营7年多来,蒙内铁路项目使区域交通运输提速升级,有效带动沿途城市经济发展。
这是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亚吉铁路拉布火车站(2023年9月9日摄)。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亚吉铁路西起亚的斯亚贝巴,东至邻国吉布提首都吉布提的港口,是非洲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2018年亚吉铁路进入商业运营。按照合同,中方企业向业主提供六年的铁路运营维护服务。通过中方对当地员工的系统培训和“传帮带”,当地业主逐步接管铁路运营。2024年5月,亚吉铁路成功实现“交钥匙”,成为中非合作“授之以渔”的又一生动例证。
2024年3月2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一列轻轨蓝线列车驶入码头站(无人机照片)。拉各斯轻轨蓝线是西非地区首条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的电气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项目所采用的全电力列车为通勤者提供了绿色、环保和节能的出行方式。
这是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州拍摄的莱基港(2024年3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莱基港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
这是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拍摄的马普托大桥(2019年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超大悬索桥马普托大桥飞架天险,横跨马普托湾,该桥极大便利了马普托湾两岸交通,成为莫桑比克纵贯南北、连接南非的交通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位于白尼罗河上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2023年12月14日摄)。卡鲁玛水电站是由中企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新华社发(王剑摄)
这是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附近的宾博市拍摄的该国首座光伏电站——萨卡伊光伏电站(2022年6月2日摄)。这一由中国企业承包的项目极大缓解了班吉市的用电难。新华社发(中国能建天津电建供图)
这是在南非北开普省德阿拍摄的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南非公司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风机(2021年11月22日摄)。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自2017年并网发电以来,有效缓解了当地电力供应短缺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在埃及苏伊士省拍摄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2023年8月10日摄)。截至2023年12月底,泰达合作区已吸引投资超20亿美元,累计总产值超48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超7000人,产业带动就业约5万人。
这是在埃及开罗以东拍摄的建设中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2023年6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位于现首都开罗以东约5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包含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新华社发(中建埃及分公司供图/黎炳宏摄)
2024年4月5日,工人在乌干达姆巴莱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的工厂车间内工作。这座乌干达国家级工业园自2018年3月启动以来已吸引40余家企业入驻,为当地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
2023年6月13日,在坦桑尼亚姆万扎省米松圭,卫星城供水项目工程师凯尔文(左二)打开水龙头接通水管,赢得当地居民鼓掌欢呼。中国公司参与的卫星城供水项目为当地约15万居民解决了用水难题,居民用水成本大幅下降。
这是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拍摄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2021年11月21日摄)。由中国援建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可同时容纳2万名观众,是非洲首座现代化摔跤场。
2024年5月19日,人们走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的马拉博国家公园里。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马拉博国家公园是赤道几内亚首个大型城市综合性园林,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2023年7月25日,莫桑比克马普托省皮科科村学校的孩子们站在装有中国援助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房屋前。“万村通”项目旨在为非洲1万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截至2023年12月,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已顺利完成在非洲20个国家的建设工作,覆盖非洲9512个村庄,直接受益家庭超过19万户。
记者:黄敬文 董江辉 李琰 王冠森 李亚辉 韩旭 张宇 吕天然 隋先凯
制作:毕晓洋 许睿 李琰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王禹蘅、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