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铸反恐“利刃”——中尼“珠峰友谊-2024”陆军联合训练纪事

发布时间:2024-11-25 21:20:15 来源: sp20241125

连日来,在重庆参加中尼“珠峰友谊-2024”陆军联合训练的双方官兵,混编联训、互学互鉴,以出色的协同配合、过硬的专业水平,展示了两军提升联合反恐能力、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的坚定决心。

“联训出现的新变化,就是为了极限练兵”

时隔5年,中国同尼泊尔再次举行“珠峰”系列联合训练,共同提升联合反恐能力。

“左侧房间内发现‘敌情’。”

“行动。”随着口令下达,破门手手持器械破拆可疑房间大门,盾牌手与突击手、机枪手相互配合进行搜剿,狙击手与榴弹发射器手占领有利位置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这种人员配置更合理,武器效能发挥更好。”中方参训分队指挥员介绍,在城市反恐清剿行动演练中,中方参训官兵打破传统配置,依据任务性质创新人员编配和武器携带,使训练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在近距离战斗战术训练中,使用无人机侦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前构建街区三维模型,标记潜在威胁点与掩体位置;在模拟射击训练中,增加高楼、地下通道等复杂环境中的训练,全方位提升实战能力;在应用射击场,随机出现的靶标与往年相比增多,显靶时间不再固定,射击时间更短、目标范围分布变大……

“联训出现的新变化,就是为了极限练兵。”中方参训分队指挥员表示,希望这些新变化能有效融入到双方日常练兵中去,推动两军联合反恐能力迈上新台阶。

“加快理念、装备、训练更新,提升无人化反恐能力”

“前出侦察。”联训某日上午,随着联合指挥所下达指令,察打一体无人机、穿越机迅速掠过,直奔目标。

另一边,中方参训战士张天勇进入居民楼后,将自走式侦察球抛掷至可疑区,侦察球落地后,展开为轮式移动结构移动。张天勇通过遥控器进行超视距隐蔽观察控制,将现场态势实时回传至指挥所。

据了解,在今年的联训中,中方采用“小体大能”的智能化、无人化装备赋能侦察手段。新兴无人技术在反恐行动中的应用,不仅有较高安全系数,也大大提升了侦察速度,得到参训官兵高度肯定。

在城市街区联合反恐行动综合演练现场,无人机集群协同空中渗透侦察,即时生成敌情三维全息影像,为区分任务、部署兵力、确定战法提供决策支持;无人侦察平台发现隐蔽威胁,为编组力量、协同攻击、精准防护提供直接依据;便携式小微型无人机、机器人在密闭空间识别危险目标、无声隐蔽跟踪,提供精确引导……

“这些装备受环境限制小,能执行不同种类的任务。”一名尼方参训士兵在演练中操作穿墙雷达锁定“恐怖分子”位置,配合队友成功营救“人质”。

“我们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快理念、装备、训练更新,提升无人化反恐能力,在侦、控、突、打等关键环节有新突破。”联合指挥所的一名负责人介绍,此次联训所采用的无人侦察设备,能够准确获取目标信息,引导精准打击,将有人与无人、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

“促进训练进一步向实战靠拢,更好推广运用联训成果”

“‘伤员’左胸部有爆炸伤伤口,呼气时有少许泡沫样分泌物溢出,伤侧呼吸动度减弱。”

“迅速进行气胸封闭,组织清创,联系直升机后送。”

“掌握急救方法,是每一名反恐队员的必备技能。”在联训现场,曾多次执行大项任务的医生苏正林,给中尼两国参训官兵细致讲解急救知识。

苏正林所带领的教练组,通过实景构设等方式,向参训官兵讲解了多种常见战伤的救护方式。此次联训中,三维激光扫描仪、双轮异向切割锯等先进器材,运用于反恐行动前沿,让参训官兵更好掌握战场救护技能。

“简单便捷,止血效果很好。”一名尼方参训士兵对教练组的止血包扎手法非常认同。他一边观看演示,一边详细记录救治要点,不时向教练组成员请教分类处置、应急手术等医技保障经验。他表示,回国后要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其他战友。

透过训练场眺望战场。中尼双方官兵对训练进行认真复盘梳理。双方官兵普遍认为,要促进训练进一步向实战靠拢,更好推广运用联训成果。(郭丰宽 刘大辉)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