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3:29:52 来源: sp20241118
当女儿小唯唱起瑶歌,韦肖总会在旁边一起哼唱。身为瑶族分支布努瑶的一员,这既是韦肖儿时熟悉的旋律,也是女儿当前在校学习的内容。两代人的童年似乎在这一刻,穿越时光,合二为一。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温暖一平方”直播间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布努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故事。
小唯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东山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读六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她都会到少年宫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陀螺、铜鼓,到刺绣、竹枪,几乎少年宫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小唯都想尝试。“少年宫每年都会展出小学五、六年级孩子的作品,非常好看。”韦肖说,女儿看到这些作品,就很想参加。
中心小学建于1955年,目前有学生801人,其中瑶族学生775人。自2012年4月起,巴马瑶族自治县文明办、教育局和财政局在中心小学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陀螺、射弩、竹枪等布努瑶体育,以及棋艺、歌舞、手工艺等相关课程,助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课程学习由学生自主报名,教师由中心小学老师兼任。每逢周三周四孩子们在一起上课。
此外,中心小学还设有瑶族传承班,主要教授一些具有布努瑶特色的民歌、民舞、民乐,如《瑶山鼓韵》《飞歌满》《弩舞》《铜鼓齐奏》等。每逢元旦、“六一”等节日,学校会举办民族舞蹈、歌曲等展演比赛等。
打陀螺不但需要学习捆绳的方式,还要注意击打方向。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小唯终于和陀螺达成了默契,非常开心。课上,老师经常让学生分组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最长。有时,小唯也会跟随老师去外县比赛或参加活动,为此她很自豪。
“打陀螺是我小时候的游戏。”每当看到孩子们学习非遗知识,韦肖的心里都会倍感欣慰。在她看来,这些课程能够让孩子们知道瑶族的传统文化,“我希望他们好好读书,日后到外面勇敢自信地介绍家乡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布努瑶。”
已在中心小学工作6年的数学教师蒙春瑶,从入职起便参与瑶族民族文化相关知识的教学工作。回顾多年的教学经历,她表示,有些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很让她感动。蒙春瑶告诉记者,有的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坚持学习,不论是皮鼓、铜鼓舞还是唱歌的课程,都积极参与。
对于同样在中心小学工作的语文老师谭素菊来说,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虽然谭素菊是瑶族,但不属于布努瑶一支,在接受教学任务前,她对布努瑶的文化了解并不多。今年她负责《瑶山鼓韵》的教学,其中涉及一些步法以及击鼓的手法,颇有难度。有的学生之前在其他老师的课上已经学会了,还会耐心地来教谭素菊。“和学生相互学习,特别有意思。”她说。
如今,中心小学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已有10余年,项目受到了多方的认可,师生常常被邀请到大型活动进行展演和比赛。不过,副校长兰桂文坦言,由于参与教学的人多为本校教师,很多人没有真正接触过原汁原味的布努瑶传统文化。他希望能和有亲身经历的、研究非遗的专业人士有更多交流,促进布努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蒙灵今年68岁,是瑶族祝著节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3次到中心小学和孩子们交流互动。在他看来,非遗进校园的主要目的是在孩子们的心底种下学习非遗的种子。然而,“学生在学校要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很多关于非遗的深奥内容还需要扎根民间,通过更多的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
今年7月开始,蒙灵作为老师之一,参加了由巴马相关部门组织的非遗培训班,面向东山乡民间艺人和回乡大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目前,巴马共有72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瑶族祝著节、壮族补粮敬老习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当前,巴马全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有6人。”县长余浩学表示,由于目前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巴马县将每年举办传承人培训班,挖掘更多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今年挖掘出蒙萱、兰海新、蒙有忠、黄成英、黄成龙等11位年轻传承人。
除了培训班,巴马还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表演活动;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抓基地建设,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举办全县性的“春节”、瑶族“祝著节”“盘王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活动,注重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位于巴马新民社区的非遗工坊将瑶族非遗和文旅结合,开发文创手工艺品、建立产学研创基地、培育瑶族新手艺人,带动群众灵活多点就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工坊采用“培训+订单+新手艺人”的运营模式,自2022年9月以来,带动周边约50位居民就业。“很多人都要照顾老人,接送小孩上下学。”在工坊工作的杨云花介绍,工坊离家近,时间灵活,很好地解决了大家“家庭照顾”的需求。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