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王晓莲:为什么说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银豆是个地道的“混血儿”?

发布时间:2024-11-14 08:28:23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淄博1月14日电 题:为什么说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银豆是个地道的“混血儿”?

  ——专访齐文化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晓莲

   中新社 记者 梁犇 赵晓

  在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馆内,一件出土于临淄区汉齐王墓陪葬坑中的银豆,被外界视为中西合璧的“混血儿”。它上半部的银盒来自于伊朗南部的埃兰,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具有古代西亚艺术风格,齐国工匠通过二次加工给银盒加了下半部的柄和圈足,使之成为银豆。据考证,银豆是中国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之一。

  银豆如何实现从“盒”到“豆”的“蝶变”?为什么说它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的繁荣?齐文化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晓莲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现收藏于齐文化博物馆的银豆起初是如何被发现的?被埋藏在什么墓葬中?

  王晓莲: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窝托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村南有个高大土冢状若山丘,虽经历千年的风雨剥蚀,其封土仍高达24米,远远望去,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此墓为淳于髡墓。淳于髡为战国时期稷下著名学士之一。

  这个高大冢子下面到底埋藏的是不是淳于髡驸马?1978年秋天,为配合胶济铁路东风车站扩建工程,经山东省文物部门批准,淄博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此墓进行了系统的勘测。

  勘查表明,原来的封土面积远比现存的要大很多。墓室位于封土中部,为长方形“中”字形大墓,南北向,墓室深20米。墓室南北各有一条墓道,南墓道长约63米,北墓道长约39米。在北墓道的西侧和南墓道的东西两侧发现了5个长方形陪葬坑,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在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内构筑木椁。

  1978年11月至1980年11月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个陪葬坑进行了发掘整理,出土文物总计12000多件,数量之多,品级之高,轰动全国,令专家们震惊不已。1号坑是随葬器物坑、2号是殉狗坑、3号是兵器仪仗坑、4号是殉车马、5号是兵器和器物坑,这件银豆就出土于1号随葬坑。

  随葬坑中没有发现明确纪年的遗物。从出土遗物的形制、花纹、组合、铭文等方面观察,具有西汉初期的特点。考古人员对53件有铭刻汉代官职铜器和银器铭文“齐大官”“齐食官”等释读后,证实了此墓并非是生活在战国中期的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墓,而是汉代齐王墓。

   中新社 记者:为什么说银豆是中国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之一?

  王晓莲:银豆的主体为银器,子母口带盖,平盖微弧,顶置三个铜制兽形钮。豆盘浅腹内收,小平底,下接铜制矮圈足,器身及盖面均锤揲两圈尖瓣形凸泡饰,尖端相对,交错排列,简洁大方。

银豆。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此豆上半部的银盒具有明显的古代西亚艺术风格,这也是它最初来到齐国时的形制。虽经历了2000年的风沙掩埋,整件器物犹如初造,高贵华丽。专家通过对国内外现存所见同类器物造型、纹饰、工艺方面进行比对研究,这种尖瓣形纹饰又被称为“裂瓣纹”。

银豆内部。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实际上这种“裂瓣纹”在西方非常流行,是西方艺术的典型纹饰,与2500多年前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的同类器物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据考证,银豆结构中的“盒”是西方波斯国家的器物(今伊朗南部埃兰地区),系舶来品。因此说它是中国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之一。

   中新社 记者:既然银豆最初来到齐国时是以“盒”的形制出现,那它是如何实现从“盒”到“豆”的“蝶变”?

  王晓莲:“豆”是一个象形字,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是此类物品的泛称,在中国古代常被作为盛放调味品或食物的器皿。

  银豆最初来到中国时只有“盒”的结构,齐国人根据自己欣赏和使用习惯,在盖上嵌入3枚铜质兽形钮,便于拿放;在盒底加上铜质喇叭形底座,增强银盒的稳定性。之后这件外来物品被改装成符合汉代审美器物——“豆”,更加方便当时的人们使用。

银豆。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银豆盖顶兽形钮。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综上来说,银豆结构中的银盒是舶来品,但盖上的三个青铜兽钮和下部的高圈足是来到中国后,由中国工匠按照中国人的审美和生活习惯增加上去。换言之,这件文物是个“混血儿”,它的身上流淌着两种文化血液、两种文化基因,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中新社 记者:在齐文化博物馆中,还有哪些像银豆这样的丝绸之路“见证者”?齐国在当时如何联通中外?

  王晓莲:我们馆内还存有汉代蒜头壶、战国时期琉璃珠(俗称“蜻蜓眼”)、战国时期异域风格金耳环等都是丝绸之路的见证物,另外有汉代的胡人俑等是中国早期对外交流的有力实证。

蒜头壶。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出土琉璃珠图片。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作为曾经“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的东方大国,齐国基于强盛的国力,与国外的经贸、文化交流也比较早。我们从《管子·揆度》记载的齐桓公与管仲一段对话中得知,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与朝鲜有贸易往来,用丝绸交换皮毛,这是中国与朝鲜半岛商业往来最早的记录,也是齐国开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证。

临淄区小徐家村出土胡人俑。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临淄商王墓地出土金耳饰。齐文化博物馆供图

  到了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启,齐地陆路对外交流已经十分深入,海上交通也更加成熟,外国的工匠、工艺和范式陆续被引进,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艺术作品,正如前面列举的银豆、蒜头壶、金耳环、胡人俑等。

  齐国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它地处沿海,同时又与内陆联系密切,因此,汉代山东中外文化和贸易交流应是海陆并行。研究表明,齐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众多丝绸之路均存在密切联系,从临淄周边出土极具异域风格的文物证实了这一说法的可靠性。时至今日,山东仍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外进行频繁的文化和商贸往来,开展产业、能源资源、贸易投资等多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完)

  受访者简介:

  王晓莲,齐文化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文物保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近年转入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齐文化》刊物的编辑出版。多年跟随参与中日合作铜镜范及铜镜课题研究项目,牵头编著修改了《临淄区文物志》,主持完成两项课题研究。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