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10:36:58 来源: sp20241225
中新社 北京5月5日电 题:17、18世纪中法是怎样对望交流的?
——专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中方策展人郭福祥
中新社 记者 应妮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正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荟萃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镜鉴中法宫廷交流史。
作为该展的中方策展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福祥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详述这一时期中法交流的独特之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展览概况。
郭福祥:展览的源起可追溯至2014年,当时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凡尔赛宫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在凡尔赛——18世纪的艺术与外交”的展览,展现法国贵族和官僚阶层对中国艺术品的痴迷,中国艺术对法国艺术创作的影响。这个展览在法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凡尔赛宫希望把这个展览推到中国来。后因种种原因,该展数次延迟。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是办展的好时机。正如此次展览的名字,紫禁城和凡尔赛宫本身就是各自文化的标签,也是这次的策展思路。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杜建坡 摄展览聚焦17、18世纪中法两国宫廷间的交往,以及在科学、外交、贸易、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广泛交流的历史,以全新视角审视两国间一个多世纪的文化交流与互鉴盛况。参展文物种类多样,共同呈现中法双方,为达成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中新社 记者:展览为何聚焦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这段时期两国交往有何鲜明特点?
郭福祥:和同时代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17、18世纪的中法关系呈现独特之处。中法之间没有互派正式的国家使团,但两国交往从一开始就是在宫廷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和直接参与下进行,科学和艺术的交流成为这一时期交往的主旋律。
1655年,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游历中国,记录和绘制从广东至北京的所见所闻,1665年在欧洲出版成书,介绍17世纪中国的地理、文化、建筑等情况,成为西方人直观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书中描绘的建于永乐年间的南京琉璃塔,给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中国建筑的重要象征。后来,路易十四下令在凡尔赛宫建造了特里亚农瓷宫,这座具有宝塔式屋顶和青花瓷装饰的奇妙建筑,受到了琉璃塔建筑风格的影响。
随着中西瓷器贸易、科学研究活动的兴盛,服务清宫的法国传教士成为两国沟通交往的重要纽带。
康熙时期,一些法国传教士帮助康熙皇帝学习西洋科学,进献从欧洲带来的科学仪器。根据法国传教士张诚(Jean Francois Gerbillon)的记述,康熙皇帝在出巡途中曾用半圆仪测量太阳的子午高度。来自法国的科学知识,助推起中国宫廷科学探索的一个高潮。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清宫现存康熙时期天文、数学仪器中,来自法国的仪器特别多。
中法宫廷的交往在法国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代,也就是中国雍正和乾隆时期得以延续,在相关领域有所扩大。这一时期法国礼品在种类上有明显变化,各种彰显法国宫廷制作技艺水平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增多,包括中国题材挂毯、镶在玻璃和木框中的肖像、赛弗尔皇家瓷器厂瓷器、望远镜、显微镜、图画集、艺术书籍等。后来的资讯表明,甚至在瓷板上,赛弗尔皇家瓷器厂的艺术家烧制出了乾隆画像,第一件作品即由国王路易十六收藏。
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厂烧制的一对淡紫地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蛋形瓶。田雨昊 摄中新社 记者: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中有怎样的具体瞬间,让您感受到两国在对望交流?
郭福祥:在第二次派遣传教士团时,路易十四给康熙皇帝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以“我们最亲爱的好朋友”来称呼对方,并写道,“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封珍贵的信件并没有送到康熙手里,但这次我们将它放在了展览的最开头。应该说,这封未曾抵达的书信中藏着中法间的历史凝望。
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六位“国王的数学家”,有五位到达北京,其中张诚和白晋(Joachim Bouvet)二人留在宫廷。白晋等人入宫后,与康熙皇帝相处融洽,他们以第一视角记录了许多与康熙皇帝相处的经历:“他急于向我们请教一些他已经做过的一些习题,或向我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样忙碌的皇帝竟对各种科学如此勤奋好学,对艺术如此醉心。”
1697年,白晋作为康熙皇帝派出的钦差回到巴黎,向路易十四转达了康熙皇帝招募人才的愿望和来自紫禁城的礼物。再次前往中国时,礼物中多了一幅路易十四的画像。康熙皇帝对着这幅肖像画凝视良久,白晋写道,“皇帝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幅色彩自然鲜艳的肖像。我想,文明对话的光芒,一定在凝视的那一刻闪耀着。
观众参观展览。田雨昊 摄中新社 记者:此次展览中,您印象深刻的展品有哪些?
郭福祥:礼品是这一时期中法科学和艺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这次筹展中我们有很多具体的新发现。
例如展览中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我们第一次关注到这块怀表是在2004年,它在众多清代皇帝私人把玩的物件中并不起眼,但仔细端详会发现许多有趣信息。
铜镀金表壳背面中央以郁金香花围出一圆形开光,开光内是一幅浮雕男子肖像,打开表壳,机芯内摆轮保护罩雕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国龙。我们不禁好奇这只怀表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会有龙的图腾?表壳背后的肖像是谁?我们深入研究,逐渐拼凑出背后的故事:这块怀表上装饰着蓝色珐琅和金色百合花图案,是典型的法国王室标志。表上的拉丁文字经翻译,揭晓了这块表的制作者身份——法国宫廷御用钟表匠伊萨克·蒂雷(Isaac Thuret)。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史春阳 摄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史春阳 摄于是一切就说通了,我们断定这是法国路易十四国王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而且法方在设计怀表图案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的是中国式五爪行龙而非常见的西方龙形象,足见法国王室对法中友谊的用心与重视。
这次与凡尔赛宫合作时,我们向法方专家求证怀表上肖像的身份,得知正是路易十四本人。当真相浮出水面时,我的心情可以用心潮澎湃来形容。中法那段时间的往来历史,终于从模糊的文字叙述,变成真切清晰的画面。东西方的两位帝王在这块怀表上相遇,相互凝望,见证了中法宫廷往来和文化交流历史上一段值得回味和纪念的时光,也让这件藏品格外珍贵。
中新社 记者:展览开幕已有一段时间,其社会反响如何?
郭福祥:展览开幕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观众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展览,认同其中“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的说法。通过一系列的文物展示,观众对于17、18世纪中法宫廷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丰满的认知。不少观众对我说,过去不太了解这一阶段的中法交往史,看完展览之后有一种很新鲜的感受,即在那个历史阶段中法之间是“奔赴”的状态,两国宫廷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观众参观展览。田雨昊 摄中法作为丝绸之路东西端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虽远隔千山万水,历史上却进行过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彼此间的吸引、相互间的兴趣,一直深藏于历史记忆中,令人回味无穷,成就了一段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交流互鉴的佳话。直至今日,这种交往交流仍散发着迷人魅力。(完)
受访者简介:
郭福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钟表研究所所长。在故宫博物院长期从事宫廷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工作,主持故宫第一个分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的展陈工作,主持赴香港、英国的清宫科学仪器、故宫藏钟表文物以及“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等大型展览。研究兴趣主要在中国钟表史和宫廷钟表收藏史、宫廷帝后玺印、中西文化交流、乾隆时期的玉器史和宫廷生活方面。出版有《明清帝后玺印》《中国皇帝与洋人》《钟表的中国传奇》(法文版)《时间的历史映像-中国钟表史论集》等专著。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