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博士当乡镇公务员,不必夸大解读

发布时间:2024-11-15 18:17:33 来源: sp20241115

  当世界名校博士成为乡镇公务员,公众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也期待多元的职业路径选择。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公务员局公示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名单。其中,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这名博士报考的是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职位,录用后将从事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综合管理工作。按照报考要求,该岗位面向宿州市户籍人员,录用后需要签订5年不得流出本乡镇的协议。

  博士考公并非普遍社会现象

  世界名校毕业的博士,考公成为乡镇公务员,这让许多人感到惊讶。不少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人岗错配和人才浪费;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个体的自由选择,无需过多解读。

  在此之前,也有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考取杭州市、深圳市等地街道办的公务员编制,同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就在于,社会期待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可以投身科技创新和实业发展,而不是成为忙碌于行政事务的基层公务员。

  不可否认,从既有观念逻辑看,名校博士考公务员,的确会让人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心存怀疑。一方面,基层工作是否需要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会不会带来人才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能不能适应基层工作,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近些年来,“考公”热度不减,成功“上岸”成为公务员,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未来,甚至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终极目标。

  不少人追求高学历,却依然希望考取公务员和争取编制,端上一个“铁饭碗”。这反映出的求稳心态和“考公”情结,显然不利于实现人才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开发。

  但深究就会发现,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并非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舆论对这样的现象倒也不必过度放大和过分解读。

  据了解,宿州市公务员局今年公布的两批拟录用人员共计434人,而该名斯坦福大学博士是其中唯一的博士,足见博士公务员仍然凤毛麟角。因此,不排除其本人有特定考虑,社会也不应妄加指摘。

  破除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

  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看,高学历人才是否是大材小用,也同样值得商榷。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多高学历人才的参与,而这也是选调生等专项计划的初衷所在。

  与此同时,从基层做起和在基层锻炼,也有助于培养优秀领导干部,使他们直面基层和心怀基层,并胜任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公众不妨破除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认识到基层工作越来越需要专业化人才的趋向。

  与此同时,社会也应破除名校和高学历的“光环”,不对这些人才贴标签,更不应要求他们必须按照社会认定的发展方向对号入座。

  哪怕是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也可能面临就业难题。现实中,“高分低能”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不应将毕业学校和学历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截至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位考生为什么会选择回国返乡考公,但公众首先应尊重其本人的职业选择。每一个人选择做什么工作和从事什么职业,应该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因此,面对海外名校博士返乡,并且选择从一名普通基层干部做起,不妨充分尊重其个人选择。

  毫无疑问,我们充分尊重高学历人才考公考编。但当脱离特定的环境时,人们还是更加期待这些高学历人才的职业选择可以更加多元化,而不是把体制内的工作视为终极目标和唯一选择。这也更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实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有赖于政府部门加以引导和培育,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引导。某种程度上,公务员岗位之所以成为“香饽饽”,恰恰反映出其他就业单位在劳动保护、薪资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就此去看,补齐相应的劳动保护短板和职业保障缺口,持续拓宽各学历阶段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