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多姿多彩——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5年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1 12:27:23 来源: sp20241221

  “上午在香港办事,下午经福田口岸转地铁去深圳南山后海只需1.5小时左右,先去走走看看,吃吃喝喝。晚上去深圳保利剧院,去看一场中西合璧、文明交流的文艺盛宴。”在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高松杰近日发了一则微博,感叹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的方便、惬意和多姿多彩。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之际,大湾区不仅已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更构筑了“优质生活圈”。“说走就走”的跨境旅行,丰富多元的文艺演出、餐饮美食、展览潮玩,高品质的社区、医疗和教育,都成了大湾区人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选项。

  旅游市场升温

  周末,小欢和朋友从香港出发,轻车熟路地通过福田口岸,走进深圳一家菌子火锅店,开启美食休闲之旅。同一时间,来自内地的艳霞也从福田口岸过关,来到香港的郊野公园,继续她的登山计划。

  兴之所至就来一场跨境旅行,已成了大湾区居民的家常便饭。今年春节假期,大湾区人“串门”热度创下新纪录。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90.2万人次,车辆约12.7万辆次,分别较去年春节同期上涨505.4%和243.2%。

  大湾区内地城市春节期间推出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港澳居民前去游玩。中山市推出“看繁花、叹美食、赏非遗、品展演、听音乐、泡书房、逛集市”7大主题活动;广州市以“年味最广州”为主题推出2500多场文旅活动;东莞以“新春·进莞来”为主题推出400多项文旅体活动,精选24个赏花点和生态旅游点……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表示,在大湾区城市欢度春节、探亲访友、亲子研学等成为港澳居民出游重要动机,观风景、泡温泉等也在逐渐升温。

  与此同时,春节期间赴港澳旅游的内地旅客数量超过228万人次,超过2018年同期水平。港澳盛大的烟花秀、花车和醒狮巡游、演唱会和文博展,新增的“横琴+澳门”旅游线路等,助力大湾区形成“双向奔赴”的旅游市场。

  “北上”消费火爆

  日前,消费者在深圳市龙华区一家刚开业的超市前排起长龙。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超市几天来办理了超过13万张会员卡,其中1万多张是港澳居民办的。

  春节期间,“北上”扫货的港澳居民成为一道“风景线”。相比2023年同期,香港居民春节期间微信内地消费交易笔数增长近5倍、交易金额增长超3倍,港澳居民使用支付宝内地消费金额上涨一倍。

  除了买年货,港澳居民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消费的选择还有很多,吃早茶、品美食、体验非遗、观看夜景灯展和巡游街演等,都是已“打开”的项目。香港社交平台上,在深圳“吃、逛、玩”的各种攻略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美甲、按摩、看牙科”也在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中风靡。有香港居民总结原因:“除了相对便宜的价格,还有越来越便利的支付方式,越来越优质的服务。”

  不少港澳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驾“北上”的经历,除了可以更自由地把握出游时间、方便大件采购之外,内地更低廉的油价、汽车保养和维修费用都成为吸引车主“北上”的原因之一。

  城市宜居宜养

  “横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宜居的。现在到横琴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迁居横琴后,澳门居民梁女士的居所面积从原来的60平方米扩大至150平方米,她所在的小横琴社区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一个粤澳元素融合的社区,澳门居民超过1500人。

  一路之隔,就是合作区打造的重要民生融合项目——澳门新街坊。“澳门新街坊”可容纳1.2万至1.5万居民,配套有学校、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及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规划数十家各色店铺,并深度对接澳门民生公共服务体系。

  宜居是大湾区内地城市共同的建设目标之一。去年底公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要面向国际建设高品质生态圈、大力发展国际化专业化教育、提供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促进文体旅游繁荣发展。广州南沙则提出创建“未来都市”,一系列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正落地成为现实。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大湾区的教育资源5年来迅速增长。去年9月,前海哈罗港人子弟学校开学,面向港澳台居民、外籍人员及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的2岁至18岁子女开放。今年初,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校园正式启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正式交付使用。近年来,广东省内新办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一大批高校,还有不少高校正在筹建。

  医疗康养方面,大湾区内地城市也有独到优势。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口腔中心春风院区设立的“港澳居民口腔门诊”,最近日均接待港澳居民诊疗量达15—20人次。“在深圳种植一颗牙的价格是在香港的1/3,且在香港公立医院需要等待5到6周时间,深圳常规预约仅需一周。”来自香港的市民林先生说。

  港澳特区政府近年来一直鼓励长者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公布“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扩大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7家位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院纳入其中。

  本报记者 王 平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