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画在当代焕发新光彩

发布时间:2024-11-19 04:00:05 来源: sp20241119

原标题:让中国画在当代焕发新光彩

在世界各画种中,能够以国别称呼的并不多,中国画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能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内涵,笔墨线条,贯通天地,构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的历史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近代以来,逐渐形成了江潮汹涌、百舸争流、万千风格的生态。黄宾虹的焦墨法、林风眠的西画法,张大千的泼彩法等,这些艺术家们对创新的大胆尝试,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其价值也逐渐地被人认识、认同,这些艺术家们对中国画进行的创新,逐渐成为中国画的新传统。尤其是这75年来,中国画家将目光投向生活,记录人们的生存状态、民情民俗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画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情怀,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是高度契合的。在当代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中,作品表现手法多样,运用全新的视角展现当下生活面貌,符合时代审美趣味。艺术家们在生活中吸收的能量,赋予了作品强大的生命力。

拓展绘画载体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中国古人在帛上作画主要出现在战国到秦汉时期。在泥墙上作壁画也历史悠久,其绘制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魏晋至唐代。绢是唐宋时期的主要绘画媒介,而唐代还出现了作于麻纸上的《五牛图》,竹纸则在北宋时期获得推广。由此可见,中国画的绘画载体一直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也可以换一种视角去认知。例如中国画中的人物线描,常被评价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其实这种绘画风格,不仅可以在纸上表现,还可以在雕塑上呈现——将该风格的纹理应用于雕塑,其载体就从绘画的纸质品扩展至雕塑的石头、泥巴等,实现了同种艺术风格的创作载体拓展。当然,从其他艺术形式反哺绘画,道理也是一样的。举这个例子,我是希望今天的艺术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对材料保持敏感。无论是传统的水墨,还是铜、铁、木材、亚克力、树脂、硅胶等新的材料,都可以应用到创作中来。艺术家们利用各种材料,围绕某种风格,转变载体,就可能形成创新。

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艺术创作更应勇敢探索新的材料和表现手段,以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和特点的作品。既然“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在绘画和雕塑创作中都能成立,那么如今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视觉传达,通过大量有想法、有方向的实践,梳理清楚相关的技法,并构建系统的理论,就可以使中国画不仅限于纸本表达和记录,还可以在更多的媒介载体上进行创作。

拓宽艺术视野

20世纪初,一批中国青年学者前往欧洲学习美术,将西方的绘画技法和理念带回中国。他们促进了中西绘画技法的交流与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例如,蒋兆和的作品《流民图》,将西方的解剖学、光影和块面技法融入作品中,它的题材、人物造型、塑造方式等方面,在中国绘画历史中是前所未见的。

当下中国画的创作已经发展成形式多样的繁荣格局,并在范式、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为世界提供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与中国经验。中国画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与世界优秀美术作品交流互鉴、融合创新,将民族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国际艺术的语言,这是当代艺术家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因此,我们更应该吸收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营养,将它注入中国画的血液之中,使中国画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世界优秀艺术成果,并转化为可以与全球对话的国际性语言,开拓中国画艺术的“疆土”。

抓住时代机遇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的发展,而且正在打破彼此的领域边界,使这些领域不断拓展与融合。尤其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艺术家将会拥有更多的创作方式、信息渠道与展示平台,观众也会收获全新的观赏体验。因此,这个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画要继续发展,核心在于开放,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单纯以延续传统笔墨作为唯一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根系上的能量在哪里?从创作到传播,哪些点是可以抓在手里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非常值得深究。我更看重如中国山水画里的宇宙观、花鸟画中“一花一世界”的思考、空间关系中的留白、创作手法的“迁想妙得”,以及传播上的有效性,等等。要想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就要更贴近这个时代。譬如人工智能,我认为它并不是对过往中国画一些原有技法的单纯模仿,而是一种技法创新。这些创新可能超出了我们的习惯和逻辑,甚至有可能改变我们对艺术创作的既定认知。

在历史上,中国画一直承担着“明劝戒、著升沉”(谢赫《古画品录》)的作用,即教化作用。比起过去,如今的中国画创作更加自由,中国画在未来可能依托于更为丰富的传播媒介,如综合材料、观念艺术、数字与新媒体技术等,并且摆脱技法、语言、场所环境的限定,站在更大的文化场域里和国际对话。这是中国画发展的新前景与新趋势,也是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新方法与新目标。我们需要以包容的心态,来接受更多的机会与可能,不能仅仅在中国画里思考中国画,要走出原有的舒适圈,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这样才有可能让中国画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我相信,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可以怀抱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更加蓬勃的活力与生机。

(作者:李劲堃,系广东省文联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责编:杨曦、申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