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8:41:35 来源: sp20250110
编者按
回顾2023年,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掀起巨浪,背后隐现法律暗礁,亟待填补空白、树立规则;电信网络诈骗新套路频出,从“盲骗”转向精准作案,政法机关斩断诈骗黑手决心不变、力度不减;新技术被滥用为新型网暴推波助澜,司法机关亮明态度和底线;个案裁判强调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分止争,回应着公众对公序良俗的期待。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回望过去,法律划底线、立规则、筑保障,涓涓细流汇聚成公平正义的大潮,点滴举措让法治信仰厚植于人心。
AI技术合成亟待厘清边界
【镜头】
12月1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该案中,原告殷某某以配音为职业,曾录制多部有声作品。殷某某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一款APP上用于短视频配音对外出售。殷某某以声音权被侵害为由,起诉5家公司。
“AI换声”复现知名歌手音色以假乱真;上传照片,15秒内生成“换脸”视频;“女神群”里发送的淫秽视频有不少是犯罪嫌疑人使用“AI换脸”技术合成的,还可以根据顾客需要“私人定制”……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与其相关的新应用、新业态也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AI诈骗”“AI造谣”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从娱乐“玩梗”到违法犯罪,藏在“面具”背后的用户若对该技术不当使用,会涉嫌行政违法、民事侵权甚至刑事犯罪,面临多项法律风险。
朋友打来视频电话借钱,你会怀疑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吗?据内蒙古包头警方通报,某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尽管郭先生通过视频聊天“核实”其身份,但“好友”却是犯罪分子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假冒的。
如今,AI软件生成的图片、写的小说、作的曲屡见不鲜,这些生成内容有著作权吗?科技创新直接推动了新型创作方式和作品样态的产生,也带来司法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人工智能生成物案”,首次提出AI生成内容的保护规则,认定AI生成内容不构成作品,但应当作为数字新型权益予以保护,激励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不断完善发展,因点读笔、AI早教机器人、有声读物等新技术、新应用引发的新型侵权行为不断涌现。”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瑞罡说,涉新技术新应用侵权案件亟待明确规则。
斩断电诈黑手力度不减
【镜头】
2023年,公安机关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动作频频。2023年11月16日,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3名缅北电信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被缅甸警方抓获并移交我公安机关。
偷渡至境外电诈园区,用聊天软件寻找女性目标,设下“赌诈”陷阱冒充公司老板,跨境电诈集团专门诱骗企业财务人员大额转账;利用物流公司“内鬼”出售的公民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实施诈骗……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新“话术”、新套路频出,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不断翻新手段,出现了“盲骗”转向精准作案等新特点。零散、点状式的独立诈骗团伙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团。这些超大犯罪集团多在境外,通过控制、管理独立诈骗团伙,形成庞大而稳定的诈骗犯罪网络。
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是,当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最新技术,通过恶意剪辑、换脸变声、搭建虚假“镜头环境”等手段,伪造视频内容,混淆视听,诱骗受害人上当。
面对发案极多、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诈犯罪,我国全链条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依法从严惩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今年1月至9月侦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68.9万起;缅北向我移交3.1万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见面劝阻1389万人次,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各部门坚持依法治理、多方联动、综合施策,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重拳出击惩治网络暴力
【镜头】
5月23日,武汉市汉阳区某小学一年级男生谭某在校内被老师驾车撞倒身亡。10天后,他的妈妈坠楼身亡,引发关注,矛头直指此前出现的网暴言论。
依托新的媒介平台和传播方式,新型网络暴力花样翻新,已从过去狭义的语言暴力,发展为文、图、视频等全方位攻击,危害日益严重,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新挑战。
有的网暴者选择“弹幕刷屏”;有的将辱骂他人的博文设置“转发抽奖”;有“大V”私信被骂后“挂人”泄愤;有的在朋友圈盗图冒充他人发送不良信息……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李某通过社交平台发文辱骂赵某,并且对该博文内容设置“转发抽奖”。博文发出后,赵某陆续收到大量网友的谩骂私信。法院判决李某通过涉案社交平台账号公开发布道歉信向赵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揪出幕后网暴者到底有多难?侵权行为复杂多样,加大了司法认定难度。比如,有的是直接复制、转发他人侵权言论,有的是以评论、回复、留言、点赞等方式发布侵权言论……哪些构成侵权?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都成为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网暴屡禁不止,且新变种不断,凸显法治建设跟上互联网发展的紧迫性。对于网络暴力,我国始终坚持“零容忍”。2023年6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指导意见。依照意见规定,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组织“水军”“打手”或者其他人员实施网络暴力等五种情形,依法从重处罚。
司法裁判对“和稀泥”说不
【镜头】
李某林与吴某闲等4人在江边散步时发生争执,情绪激动的吴某闲跳入长江。李某林随即跳水施救不幸溺亡,吴某闲获救。法院认定李某林属见义勇为,判令吴某闲补偿李某林父母4万元。
跳江救人自己却不幸溺亡,法院认定被救者应给予适当补偿,明确“英勇救人的行为值得肯定、褒扬和尊重”;夫妻一方患有艾滋病但在结婚登记前未告知,法院判决撤销双方婚姻关系,阐明公平正义、诚实信用……
2023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强调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分止争,对“和稀泥”的做法坚决说不。
在一起涉及“隔代探望权”的案例中,法院支持了老年痛失独子的原告夫妇探望孙女的诉求,阐明这一诉求“符合社会广泛认可的人伦情理,不违背公序良俗”。
消费者多次明确告知不想再接到推销电话但仍被骚扰,法院认为被告某通信公司此举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判决不仅针对当前社会大众反映强烈的营销电话骚扰问题亮明了司法态度,也向社会大众宣传和普及了民法典中有关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加以保护的立法导向和精神。
这些司法裁判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鲜明地向社会表达出法律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为公众提供行为指南,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受到惩戒,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善的社会风尚,并推动形成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
卢越(来源:工人日报)
卢越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