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壮大发展动能(经济聚焦)

发布时间:2024-11-09 12:08:59 来源: sp20241109

  核心阅读

  加速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河南省郑州市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优势。

  

  在陕西陕煤曹家滩煤矿300多米深的矿井里,采煤机滚筒飞转,煤块随之落下。一旁,10米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稳稳撑住采煤工作面。现场的开采工介绍:“有了这款支架帮忙,我们单日能产原煤5.84万吨,刷新了煤矿的纪录。”

  这款支架由河南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研制。“它的支护高度和工作阻力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郑煤机副总经理张景河说。

  郑煤机能实现技术突破,得益于郑州市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发展能级。近年来,当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家。

  蓄势赋能,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在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煤机总装车间,工人正忙着将整列即将发往海外的液压支架打包装车。“这几年,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引育高层次人才,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张景河介绍,2020年,郑煤机成立数耘智能科技公司,培育工业自动化开发团队,打造了数字化工厂,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50%,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

  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郑州作为主要承载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目前拥有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人才459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82万人。

  河南人口众多,一流高校资源却十分匮乏。通过建设一流大学研究院,集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共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郑州正加速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目前,当地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对接一流大学重点学科,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2023年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揭牌。“郑州研究院将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产业定位,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高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上海交大副校长蒋兴浩介绍。在中原科技城龙湖北部片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期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已有300多名研究生就读。

  加快建设高层次科创平台,是郑州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的又一举措。前不久,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攻破了固态合金技术氢能储存难题,进一步拓展了氢能的运用场景。这一实验室于2022年9月成立,当前围绕新能源产储用及前沿交叉领域,吸引了由院士、杰出青年领衔的近200人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攻坚。

  近年来,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天健先进生物医学等实验室在郑州揭牌成立,为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积厚成势,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前不久,由宇通客车生产的214辆纯电动客车驶上智利街头,受到当地市民欢迎。据介绍,这次交付智利的客车能耗控制、续航能力和可靠性能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位于郑州经开区的宇通客车承装车间,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车正陆续驶出生产线。“企业组建了专职研发团队,每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5%以上,拥有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宇通客车技术副总监李高鹏说。

  近年来,郑州市以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稳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以下一代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郑州已初具规模、积厚成势。

  在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科研人员盯仪器、验试剂、做记录,实验室里一片忙碌。“我们每年投入超10%的营收资金开展研发,研发人员达1800多名。”试剂研发总工程师刘功成介绍,“在免疫检测领域,公司已拥有140项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项目,试剂稳定性达到国际水平。”

  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为重要抓手,郑州制定20条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形成“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八清单”推进机制,不断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向新发力、量质齐升。

  2023年,郑州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4.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4.5%,优质中小企业达到405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20家,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破解难题,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个个芝麻粒大小的芯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它们虽然个头小,却是公司的‘金刚钻’。”公司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钻研,我们已经掌握了安全芯片的设计、软件研发、后期灌装、检测等全流程技术。”

  然而在创业初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一度让信大捷安的资金链吃紧,无力建设高标准产线场地。当时,金水区政府伸出援手——牵头规划建设产业基地,不仅安排企业入驻,还为企业量身打造了“车规级芯片综合检测产线”场地,同时联合金融机构解决融资难题。如今,信大捷安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服务商。

  聚焦破解企业创新瓶颈难题,郑州持续优化科创生态,从顶层设计出发搭建政策支持体系。《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及《郑州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9个子规划出台,构建起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1+9”规划体系。

  针对其他瓶颈,当地逐一破解——

  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怎么办?

  2023年,郑州推出“郑科贷”业务,截至目前放款817笔,金额达31.57亿元;推动设立郑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投资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成长。

  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低怎么办?

  郑州畅通科研机构与企业、产业园等对接渠道,优化政府产业基金管理运营机制,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方注资的资金筹集机制,积极撬动社会资本。

  目前,郑州已形成智能终端、汽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耐材、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9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