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00后”爱上史铁生,推荐算法打破“信息茧房”

发布时间:2025-01-01 22:58:08 来源: sp20250101

  “我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阅读史铁生的书,能够跟铁生建立一种精神上的一种沟通。”在近日举行的“他再次拨动一代人的琴弦——重回地坛,重读史铁生”分享会上,作家、史铁生生前好友解玺璋这样说,而他的愿望已经成为了现实。

  在分享会现场,大半读者都是年轻人,在抖音平台,#史铁生的顶级文笔这一话题已收获超3.5亿次播放,“00后”们更偏爱史铁生的相关内容……

  分享会的主持人、专栏作家潘采夫更是曾经在地坛采访半小时,随机找了五位喜欢史铁生的朋友,结果都是十几岁的初中生、高中生,早上9点钟就拿着《我与地坛》的书在公园里面走着,说要寻找史铁生老师的足迹。

  究竟是什么让“00后”爱上了史铁生?

  俘获年轻人的心

  抖音上最火的中国作家是谁?

  “顶尖文笔”“人间清醒”“直击灵魂”“治愈内耗”“互联网嘴替”……网友们送上的这些标签集于一身,便是写过《我与地坛》的史铁生,社交平台上关于史铁生作品的读书笔记不断涌现,感慨着“史铁生也太会写了”。

  潘采夫直言,我们有时候以为,经常在某一个年代以为我们离史铁生远了一点点,但很快会发现你不得不再一次走近他。因为当你意气风发的时候可能离他很远,当你突然间有点不得劲,有点困惑迷茫时,好像又靠近他了。

  “说到底还是作品好,我觉得一位作家已经离我们远去,他的作品在一代又一代读者中不停有好口碑来传播,然后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一定是有一些理由的。”在作家梁晓声看来,重读史铁生作品时有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史铁生是一个天生拥有爱心的作家,能感觉到他始终在用有温度的眼睛在看我们的生活。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抖音发布了《2024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抖音品读史铁生。史铁生成抖音最受欢迎的作家,相关视频累计18.6万个,增长192%,总时长增长415%,总分享量增加51%。“00后”“90后”“80后”是偏好观看史铁生前三年龄段的用户。

  据抖音电商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史铁生相关作品销量同比增长44%。其中,《我与地坛》,销量同比增长357%。在2024年“抖音商城618好物节”活动期间,《我与地坛》也位列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前五位。

  作品本身的魅力和跨越代际的共鸣,是史铁生能在年轻人心中“拨动琴弦”的根基,但前提在于,要能让足够多的人“看见”史铁生,也要让这些同样喜欢史铁生的人能互相“看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彪说:“这背后是推荐算法的精准有效分发,让图书被有需要的、感兴趣的人看到,把人和信息更高效地连接起来。”

  事实上,推荐算法把人和信息更高效地连接起来,让创作者、信息、感兴趣的用户,这些原本孤立的点,都被推荐算法打通融合,构建起了“人找书”和“书找人”的双向链路,实现了图书与读者之间的精准匹配和高效连接,不仅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促进了图书的传播和销售,实现了经典“长青”、小众“不小”。

  好书焕发新生机

  “翻红”的不仅仅是史铁生。

  从《第七天》到《赶时间的人》,从《窄门》到《翦商》,这些经典好书和冷门新书在抖音上持续焕发出生命力,而40年前的老书《画魂》更是因为有创作者推荐而被加印5次。

  “我发现有很多经典老书,还有冷门的新书,在短视频时代重新火了起来。”潘采夫表示,四大名著以及《活着》等仍然是主流,但《额尔古纳河右岸》《翦商》等作品的爆火,已经是形成了一个新的现象,而这个现象与算法有关。

  其实,传统书店时代,也有自己的“算法”。

  潘采夫指出,当人们走进书店,店内显眼位置,往往有一个热门畅销书专区,那20%的畅销书,占据着书店80%的销量。把书放到畅销专区还是角落里,就是一种算法,依据就是纯粹的销量,而那些失落的好书就被置于次要位置,全靠读者自己的知识与见闻,去触摸他们或擦肩而过。他进一步称,进入短视频时代,算法不仅精准有效分发,还能实现双向互动,并在卖书和买书之间,增加了讲书环节,这就是新模式。抖音卖书销量的惊人,在于这种模式的生命力。而随着读者口味的“变刁”,讲书人又不断自我学习,提高选书品味,这种变化也被善于学习的算法捕捉并大力推广,于是那些冷门书、过气经典书“咸鱼翻身”的好案例就越来越多。

  事实上,很多优秀作品在推荐算法的精准有效分发下,重新找到有需要、感兴趣的“新新读者”,可以把这一过程看作“重生”或“二次问世”。“新新读者”借助短视频平台将经典图书进行重新解读,在推荐算法加持下,无论是口碑还是流量均获几何级的增长。

  也正如梁晓声所言,通过抖音和我们的年轻人、读者交流,有点像在话剧、戏剧的剧场里,无非是一个台上一个台下,但都在一个空间里面,没有隔开,有比较亲密的接触。李彪则提到,过去,小众冷门图书的读者群少且分散,销量少且在售周期非常短,小众图书爱好者很难在线下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推荐算法为人们发现和享受好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短视频时代,推荐算法通过兴趣推荐和信息匹配,助力“小而美”的冷门图书被看到,让原本“无缘”的人和书相遇。

  “推荐算法通过对优质图书短视频的精准分发,帮助作家和图书出版机构找到感兴趣的读者,促进了网文纸质图书销售,也助力了新书发售,形成畅销书。”李彪说。

  用推荐算法“破茧”

  过去,书籍的分享与推荐依赖传统的渠道,来自朋友的口碑、媒体的榜单,又或是畅销书的陈列台,只要不够火或是不对味,读者很难再有机会去遇见其他书籍,在某种程度上困在了“图书茧房”。

  在算法时代,阅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就像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难描述到底是哪一刻迷上了史铁生,因为他们触达书籍的契机变得更为随性而多元,推荐算法下的短视频、直播间打通了一条新路径。

  就像抖音创作者@赵健的读书日记的亲身经历一样,“你能想象吗?我手上拿的这部失传了1000年的小众的冷门线装书,竟然在我的直播间把它给卖空了!”

  赵健提到的书是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建筑学大师李诚先生编著的《营造法式》,其将中国古代的建筑审美、格局、规制完整编注在一起。“但是这一部书后来神奇的在历史上失踪了,一直等到1913年,在南京的江南图书馆无意中被人发现它完整的手抄本。”

  后经梁思成、林徽因专门走遍全中国,用19年的时间寻访古建筑来破译此书,“你能想象吗?当我第一次在中华书局的尘封多年的库房里面看到这本书,躺在库房的书架上,我第一次看到它那个惊艳的感觉,我能够想象到当年梁思成、林坤看到这本书时候那种激动的、欣喜若狂的感受。”

  经过赵健在抖音上通过短视频的推荐,这本尘封1000年的老书竟然就这样子被卖空了,让中华书局的编辑们都大感惊讶。

  李彪认为,无论何时,好的内容是一切的根本,是连接读者和图书的中介。优质内容在算法的分发和推荐下,让原本没有机会遇见的人和书,在短视频或直播中实现美好的相遇,更有主播在直播间出售图书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了网友,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吴胜涛也说,算法设计不仅要考虑用户过往的行为和兴趣偏好,还要结合用户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帮助用户进行自我提升。“如果运用得当,算法可能成为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件利器。”(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