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3:09:01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衡阳9月24日电 (张雪盈)从出生地湖南衡阳到求学辽宁沈阳,从闯荡江苏镇江到奔波于世界各国,在年仅30岁的泰国华侨邓昌福看来,年轻人就应该打破舒适圈,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大胆探索和尝试。“受湖湘文化影响,衡阳人的热情直爽、敢闯敢干是流淌在血液中的。”邓昌福说。
泰国湘籍华侨邓昌福。 受访者供图邓昌福1994年出生于衡阳市衡东县。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剪纸之乡、印章之乡、厨师之乡、全国诗词之乡和湖南书画之乡的美称。“景色优美、水利资源丰富的家乡,却无法留住年轻人,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敏锐善察的邓昌福意识到,农业或许是未来年轻人发展的方向,于是2012年毅然报考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决心在这片领域寻找属于自己的机遇。
大学毕业后,邓昌福顺利进入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先后外派到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开拓海外市场。因看好泰国的农业发展前景,邓昌福于2019年开始定居泰国,并组建了家庭。
提及从外派到定居的心路历程,邓昌福直言,这是受父辈敢闯敢干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记忆中,父亲与伯伯并非传统观念中“安分守己”的农村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父亲便在湖南长沙做过媒体、钢管等营生,后又南下广东务工,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走。
“无论是从课本中学到的‘唤起工农千百万’的水口山工人运动、历时47天的衡阳保卫战,还是看到或听到的亲朋好友的创业经历,都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衡阳人敢于革新的‘闯’劲,这些都无形中影响着我,给了我勇气。”邓昌福说,趁年轻多尝试,去广袤天地寻找机会,去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对自己而言变成了一种“本能”。
在外闯荡并非一帆风顺。邓昌福清晰地记得,刚到泰国时,除了需要适应中泰两国在文化与饮食上的差异,还要攻破语言这道难关。“尽管我能用英语同合作伙伴进行简单沟通,但当地种植户与农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大多只会泰语,无法用当地语言交流,就无法顺利推进工作。”
“要突破唯有自己改变。”为此,邓昌福从零开始学习泰语,利用工作之余,通过上网课、报线下培训班、寻找陪练等方式,逼自己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掌握了泰语的基础听说读写。
语言关攻破了,还需要突破信任关。邓昌福说,中国古语早就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以诚待人者,人亦诚而应”。为了让合作企业更加了解和接纳自己,邓昌福不厌其烦地多次走访,从对方角度出发,主动帮助解决相关问题,终于赢得了对方的信任。
带着儿时的梦想逐梦海外,邓昌福始终惦记着家乡那片风景秀美的土地。他经常浏览家乡的新闻,也会通过同学和朋友了解家乡发展。“衡阳正在打造核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有色金属、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五张‘产业名片’,发展势头强劲。乡村振兴战略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农村寻找发展机遇。”
“我觉得,相较于老一代华侨,新华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苹果,我们理应做得更好。”邓昌福表示,将充分发挥互联网快捷高效沟通的优势,尽己所能当好家乡海外推荐官,联络更多海外新华侨,为家乡与泰国经贸文化往来与合作搭建桥梁。(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