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非遗传承人复兴辽瓷技艺 获海外华媒“点赞”

发布时间:2024-11-09 18:35:27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社 沈阳12月2日电 题:“85后”非遗传承人复兴辽瓷技艺 获海外华媒“点赞”

  作者 李晛 韩宏

  “我手上的皮囊壶是辽瓷特有的陶瓷器型,由契丹人所使用的皮质水囊演化而来,壶身上扁下圆,寓意富贵安康、运势旺盛......”“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行活动近日走进沈阳,非遗辽瓷传承人孙天舒受邀展示制瓷技艺。

近日“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行活动走进沈阳,非遗辽瓷传承人孙天舒接受海外华文媒体专访。  中新社 记者 李晛 摄

  辽瓷即辽代的陶瓷器,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瓷器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政权命名的瓷器种类,极具地域代表性。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辽瓷几百年来一直少有人知,制作技法也一度失传。

  “孙天舒的制瓷技艺展示让我眼前一亮,年轻人能够‘逆潮流’复兴老技艺实属不易,我们媒体必须支持,把她的故事讲给世界听。”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如是表示。与续炳义一同走进沈阳的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对孙天舒的故事同样充满好奇。

  1988年出生的孙天舒儿时便对陶瓷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她读取了陶艺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孙天舒结识了北瓷泰斗、辽瓷研制第一人关宝琮,并与辽瓷结下了不解之缘。孙天舒说,那时的她走遍中国各大窑口,了解和掌握了各类陶瓷的制作方法后,开始探究辽瓷技艺,并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让辽瓷技艺“重生”。

  “器物扁身、颜色辽三彩、装饰用刀不用笔......”孙天舒说,辽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极具挑战。在缺乏相关史料的情况下,恢复辽瓷技艺的道路并不平坦,她一度吃住在窑厂,用试错的方法不断尝试材料成分的比例和搭配。“辽瓷文化是北方文化的一脉,作为家乡人,我理应捡起这个断档的技艺。”孙天舒说。

  如今,孙天舒将辽瓷烧制技艺恢复成功,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她拥有的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亦有创新品200余款,涵盖日用瓷、工艺品瓷、艺术作品等,且部分被纳入国家的国礼用瓷。

  《德国侨报》编辑部主任刘畅说,不管什么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孙天舒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匠心精神”,才能在不断试错中得以成功。“我也会尽我所能,让海外知道是一位青年女创作者恢复辽瓷断档技艺,再现北方民族千年传承。”

  为了将辽瓷技艺传承下去,孙天舒成立了辽瓷产业园,还开办公益制瓷培训班。作为对外友好交流基地,海外同胞会来了解辽瓷文化,制作辽瓷,提升文化认同感。

  爱尔兰新岛传媒CEO孙敬说,陶瓷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符号之一,几年前,爱尔兰新岛传媒联合其他侨团举办景德镇瓷器展,深受爱尔兰当地人欢迎。通过这次活动,她又认识了辽瓷,希望孙天舒能够带着辽瓷出海,在海外讲中国的辽瓷故事。

  在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看来,中国传统技艺的复兴,任重而道远。朱新娥说,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的骄傲。相信在孙天舒团队的努力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