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9:09:41 来源: sp20241130
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人潮涌动,车流不息。新时代的京畿大地,一派勃勃生机。
从北京出发,东南方向140公里外的渤海湾畔,有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600多年前,这里是静谧古朴的渔村;今天,这里是俊采星驰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简称“滨海中关村”)。
11月22日,滨海中关村迎来7周岁生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截至2023年10月,滨海中关村累计注册企业470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2000亿元。这片10.3平方公里的土地,正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验田”,迈向为区域内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应用场景支持的“丰产田”。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时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殷殷重托,指引航程。四年多来,滨海中关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力推动“机制、政策、产业、服务”密切协同,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机制、搭平台、优环境、出场景,一马当先种好京津协同发展“试验田”,打造以科创为引领的产业核心承载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生态,实现了北京中关村研发、天津经开区智造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来到滨海中关村,对园区以“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开展了深入调研。
1.“双链”融合:构筑独特创新高地
走进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米卡”主动上前迎宾,萌萌的大眼睛十分“有神”。“机器人能够看到周围的东西,能够感知世界。”该公司创始人尹利介绍,公司让机器人拥有这项能力的技术,叫做深度双目视觉技术,目前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一天天“长大”的卡雷尔机器人,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滨海中关村为我们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沃土。”尹利说,在滨海中关村发展,既满足了公司对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及技术资源的需求,又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平台之一,滨海中关村将北京高精尖产业研发优势、高端人才集聚优势,与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可开发空间、海空两港、运营成本等优势联合互补,构筑了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有机融合的独特创新高地,为园区高科技企业成长提供了一流环境。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验田”,滨海中关村牢记嘱托,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责主业,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构建特色创新生态,不断增强园区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让创新者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天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拓荒者”拓路,为“创业者”解忧。
“非常庆幸自己做出落户滨海中关村的决定。”让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福海感到最给力的支持,是园区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园区内的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专班,帮助公司在4个月内就取得了新产品专利。“以往一款战略产品至少需要3年才能获得发明专利。”赵福海说,“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行业,3年时间产品的生命力就没有了,园区为我们在科技领域竞争提供了巨大支撑。”
“我们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设有研发总部,在天津设有中试和生产车间。”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治国介绍,作为第一批从北京到滨海中关村落地的科技企业,公司立足“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发展模式,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在市场上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7年来,滨海中关村创新基因持续迸发,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一批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茁壮成长。科芯智慧农业项目从初期年销售不足百万元的公司成长为年销售突破5000万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国智慧农业领域的一面旗帜。威努特连续两年获得工控防火墙榜首,完成3亿元D轮融资。锐创环保、创云融达、天易海洋管道测试等企业,入选2023年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年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摆在‘十项行动’的首要位置,滨海中关村从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区域产创融合三个维度,以中央科创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园区科技创新体系,突出科技园链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和天津先进制造业研发的桥头堡优势,促进更多北京优质科技成果在津落地转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说。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优化,滨海中关村“造血”功能不断壮大,搭建起集创新创业、市场、金融、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国际互通于一体的企业服务平台,有效保障了创新主体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
“到2035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全面建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聚全球创新资源的科创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陈强对于园区发展信心满满。
2.全要素服务:构筑“心无旁骛”创新环境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紧张的施工正在进行。滨海中关村打造的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目前正加快建设。
眼下,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主体施工已经完成了六成。“这几天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旦开始浇筑,就不能停。”作为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负责人,北塘湾天津科发公司园区发展部部长李越时刻牵挂着施工进展,为了保障安全,他每天晚上都要来工地看一看。
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天津市首个成规模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正是瞄准了滨海中关村零工业用地的短板,项目的建成将切实解决企业从种子期、成长期向高速增长期迈进的产业化需求,为落地企业提供更多的生产空间,切实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最佳承载平台,形成具备京津冀协同特色的“类中关村生态体系”。
“类中关村”是滨海中关村人口中的一个高频词。正是“类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为园区企业厚植了创新发展的肥沃土壤。
“坐落在园区核心区域的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是园区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天津市市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招商总监冯一馨介绍,示范基地约有9万平方米载体,由来自北京中关村的团队直接运营,以轻资产模式植入“中关村基因”,着力搭平台、强服务、引项目、做示范。
据了解,“示范基地”已成为集孵化创新、产业引育、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入驻企业300余家,签约入住率超过85%。除了示范基地,还有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有效完善了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在搭建创新载体的同时,基于创新创业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特点,滨海中关村着力完善各项综合配套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法律、资金、技术、市场等全方位专业服务。
为科创企业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屏障”,是滨海中关村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的又一特色“品牌”。随着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陆续投入使用,滨海中关村具备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审理全流程服务机制,为科创企业筑牢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屏障”。
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天津滨海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金、中关村科技服务生态雨林基金,以及引入的北京中关村担保与租赁金融服务公司、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等,以灵活的方式共同支持园区和企业的创新发展。
为链接各地创新资源,滨海中关村还发起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围绕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创新要素供给开展广泛合作,带动京津冀三地资源汇聚到园区。同时引入的“双导师制”模式,为园区双创企业及项目,及时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服务。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滨海中关村着力打通产业链堵点、完善配套功能,用心培土,静待花开,让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智能科技产业、生命大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科技服务产业等正在园区内加速聚集,且智能制造、数字医疗、环境检测等细分领域集群化程度,正在逐月不断提高。“双链”融合的创新模式,正有力推动着园区产业由“资源集聚”向“集群培育”快速转变。
3.强强协同:奠定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一栋栋别致的砖红色小楼鳞次栉比,4700余家企业在此茁壮成长,数以万计的科创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创造……漫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的澎湃活力扑面而来。
和能人居是国内装配式装修的龙头企业。因为看中了科技园的创新生态,2021年,企业把总部和信息化研发中心落在这里。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第二届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和能人居对外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目前国内唯一的装配式装修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全屋定制化生产、现场干法装配,实现现场无裁切、无噪声施工,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省材料费20%,节水100%,节约能耗70%。
“可定制厂房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王言子博士说,学院计划在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服务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但普通厂房的高度无法满足大型实验仪器的需要,“园区为我们提供了定制化服务,将部分空间首层与二层打通并加强地面承重能力,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争做协同创新赋能者,滨海中关村跑出加速度。几年来,京津两地将滨海中关村的发展全面融入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从战略层面实现了对滨海中关村的“一盘棋”谋划。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引领下,天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共建”,将滨海中关村“建设成为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产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园区。”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京津联动,唱好“双城记”,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学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园区建设。
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滨海中关村。实现远程控制的5G工业机器人、武汉“火神山”使用的网数集群对讲机系统、能自动抓取和释放物料车的专业拖拽机器人、白天黑夜天南地北“自主飞”的混合翼无人机……创新的“火花”正在这片热土上不断碰撞,日益结出丰硕的科技果实。
“体制机制是滨海中关村最关键的创新。”陈强介绍,滨海中关村自成立起,在体制机制上,即由京津双方共建共管共运营,着力构建顺畅的工作体系。作为滨海新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滨海中关村管委会不设行政级别,实行“双主任”制,分别由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和天津滨海新区区长担任,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要素流动。
“滨海中关村最大的特色就是协同,起始即协同,亮点在协同,动力也在协同。”滨海中关村管委会的“双主任”之一,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这样强调。
“作为受益者,我们感慨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关村的制度创新。”站在一面专利证书展示墙前,天津北方汉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峰表示,从北京到天津的两年时间里,企业已发展成为笔触式交互领域的领军企业。人们在银行柜台使用的签字屏幕,很多就出自这家企业。
“以服务创新主体为目标,我们打造了多样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进一步助力科创企业转型升级、产创互补、品质提升。”陈强介绍,科技园对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优化和不断探索,都是为了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创新主体都能在这里“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发展壮大。
4.经验和启示
短短几年,创新为“墨”,人才为“笔”,滨海中关村以卓有成效的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成为越来越多科创企业与人才施展抱负、茁壮成长、实现梦想的理想之地。调研组认为,滨海中关村的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经验:
打破“一亩三分地”,共下“一盘棋”。打破利益藩篱,两地融合从“一把手”做起。自揭牌成立开始,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便是“双主任”,以利整合京津资源,推动要素流动、企业疏解。滨海中关村持续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成功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双链”融合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高地。依托北京中关村的“基因”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土壤”,滨海中关村结合两市主导产业,明确招商引智图谱,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最佳承载平台。育苗成树、连树成林,从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从基于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到基于区域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滨海中关村的产业特色日益凸显、产业格局日益清晰,产业链条日益完备,特色鲜明的创新高地初步建成。
“全要素服务”铸就“心无旁骛”创新生态。构建良性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是中关村发展的成功经验。滨海中关村从初期的产业组织导入,至今已基本形成了集知识产权、资本、人才、技术、孵化转化、校企合作、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加之作为重要业态的科技服务业在服务园区发展中的作用加持,“类中关村”的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的创新创业创造铸就了心无旁骛的创新生态。
“强强协同”孕育独一无二的创新土壤。“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作为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共同打造的“试验田”“示范区”,京津两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密切协同为滨海中关村的发展注入了独一无二的协同基因,孕育了独一无二的创新土壤。因为协同而生,因为创新而长,滨海中关村因为京津的密切协同创新而创造了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方力、袁汝兵、任晓刚、申峥峥,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主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基地特约研究员王爱凤;光明日报记者董山峰、罗旭、刘茜,光明日报见习记者王晓飞)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1日 05版)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