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11-16 13:27:44 来源: sp20241116

  法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代表委员表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味着把法治贯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法治建设,以良法善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更大成就。

  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从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到以法治之力呵护生态之美,以良法善治守护绿水青山,再到加大法治乡村建设力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法治亮色……近年来,法治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每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应跟进一步,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凝聚发展力量。”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代表表示。

  王麒代表说,好的营商环境能提高生产力、竞争力,要用法治思维保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成都最近发布的“蓉易享”“蓉易贷”“蓉易诉”“蓉易用”等惠企新场景,就让企业经营者感到特别暖心,“我们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努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谢茹委员表示,近年来,江西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取得积极成效,全力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网络,做到有机构办事、有专人办事、有能力办事,让广大民营企业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提振了迎难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谢茹委员表示,民营经济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发展。建议完善立法和政策,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进一步稳定民营经济发展预期;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大重点执法领域监管力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法治民企建设,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法治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坚强的法治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生态环境保护才能落到实处。”广东省汕尾市水务工程事务中心主任秦丽莎代表说,多年来她持续关注水环境保护工作,见证了法治之力在治水、护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汕尾市陆续制定了品清湖环境保护条例、海砂资源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让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有了更加具体细致的法规保护。”秦丽莎代表说,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汕尾以立法明晰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排污口整治、清“四乱”等工作,加强河湖海岸治理,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凝聚法治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纠纷调解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副镇长、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委员深刻感受到,法治思维越是深入人心,就越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离不开大量知法懂法用法的人才。”黄丽萍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资源投入,健全培育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常态化专题培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法律需求,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保障人民权益,以法治方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我们要立好人民的法、用好执法的尺、办好为民的事、解好群众的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王忠昆代表表示。

  王忠昆代表介绍,鞍山坚持“小切口”、突出“小快灵”,制定《鞍山市城市供热条例》等一批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都很强的民生领域法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行柔性执法和阳光执法,清理涉及23个领域1043项的包容免罚清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2023年共完成公证便民下乡、护校安园、施工安全公益诉讼等“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48个;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16个法治工作基层联系点,以法治方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法治是民生的重要保障,要针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法治手段办成群众满意、各方点赞的民生实事。”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书记、市长王学军代表介绍,近年来,吴忠市坚持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出台了《吴忠市停车场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创新开展百所联百会、百所帮百村等活动,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数量持续下降。

  王学军代表表示,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持续完善地方性法规。“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电信诈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王学军代表说。

  未成年人是“网络原住民”。今年全国两会,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长龚健梅委员重点关注新媒体时代下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的问题。

  “我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立‘网络保护’专章,确立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的顶层设计。”龚健梅委员建议,一方面家校社应形成合力,积极引导学生合理、科学使用手机,提升其数字素养;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专属产品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标准,针对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发生。

  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科学立法到严格执法,从公正司法到全民守法,近年来,各地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深感在其中大有可为。”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于宁杰代表表示,近年来,针对社会矛盾纠纷诱发因素多、涉及面广的特点,福建省律师协会探索实施“律师+”调解模式,通过完善律师调解机制、延伸调解工作触角,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于宁杰代表表示,用法治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既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也需要扎扎实实办好一件件民生小事;既要从制度上规范,完善司法公开等相关机制,又要从行动上着力,做好网络空间治理等工作。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备受社会关注。“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浙江省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代表说。

  傅贵荣代表介绍,余姚建立“未成年人帮扶一件事”线上平台,围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主题,搭建“心里那些事、家里那些事、就业那些事、就读那些事、矫正那些事、志愿那些事、学习那些事”七大模块,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家长或监护人均可在线申请接受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就业帮扶等服务。傅贵荣代表建议,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努力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彰显司法温度。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做好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方法论。”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中岭代表介绍,近年来,孙庄村成立了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将村民的赡养、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村子愈发安定有序。

  “人人都信法,凡事都讲法,矛盾自然就少了。”孙中岭代表认为,要在农村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农村播撒一粒粒“法治种子”,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吴丹、黄福特、刘博通、王明峰、秦瑞杰、王崟欣参与采写)

  张 璁 杨 昊 亓玉昆 金 歆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