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1:47:44 来源: sp20241123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丰沛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个东方大国所应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加清晰彰显。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今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2013年与2018年相比,此次会议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的重要性无法用言语说尽,因为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纵观人类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只有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带来人类历史上的革命性变化后,关于文化的认识才达到了自觉、深刻和科学的程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演进连接在一起,变成改造我们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文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和部署推进,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
提出“坚定文化自信”重大论断
新时代以来,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并于党的十九大正式写入了党章。这使我们明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背后的文化认同是深入人心的最大公约数。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看,文化自信指明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实践方向。文化自信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觉。也正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地从中华文明宝库里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赋予新时代以丰富理论内涵,更为“第二个结合”的最终提出提供实践基础。
提出“文化主体性”重大论断
在今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我们鲜明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毫无疑问,一个民族只有树立文化主体性,才能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从概念上讲,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文化个体、群体或民族在文化创造、传播、接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它强调文化参与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坚守本民族、地域或群体的文化特色,保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同时积极与其他文化互动、交流、融合,从而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文化主体性是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既能坚守自身文化特色,又能积极与其他文化互动并创新的文化态度和精神品质。我们反复强调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和“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文明精神充分体现我们党对文化主体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深入的文化自信和文明意识的自觉,有利于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并紧紧抓住文化领导权。
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提出,第二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认识到,这是我们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既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表明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也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水到渠成,正当其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党在新时代既自信又从容,步伐既稳健又开阔。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正是从实践中来、从成就中来、从理论中来、从思想中来、从文化中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来源:人民网 沈伟鹏) 【编辑:胡寒笑】